[发明专利]用于内插第一和第二麦克风信号的内插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9824.5 | 申请日: | 2012-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M.维特瑙尔;M.梅尔;J.格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线电广播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申屠伟进,陈岚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插 第一 第二 麦克风 信号 电路 | ||
1.一种用于内插第一和第二麦克风信号并且用于生成内插麦克风信号的内插电路,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麦克风信号(am)的第一输入(100),
-用于接收第二麦克风信号(am+1)的第二输入(101),
-用于输出内插麦克风信号(s)的输出(102),
-第一电路分支(104),其具有分别耦合到所述内插电路的第一输入(100)和第二输入(101)的第一输入(105)和第二输入(106)以及耦合到所述内插电路的输出(102)的输出(107),所述第一电路分支被提供有用于对在第一电路分支的第一和第二输入处供应的信号的特定于功率求和以及用于在第一电路分支(104)的输出(107)处输出特定于功率求和信号的装置(108),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电路还被提供有
-用于接收控制信号(r)的控制输入,
-第二电路分支(109),其具有分别耦合到所述内插电路的第一输入(100)和第二输入(101)的第一输入(110)和第二输入(111)以及耦合到所述内插电路的输出(102)的输出(112);
第一和第二电路分支(104,109)的输出(107,112)耦合到信号组合电路(116)的相应输入(115,118),并且信号组合电路(116)的输出(119)耦合到内插电路的输出(102);
第二电路分支(109)被提供有第一乘法电路(120)和第二乘法电路(121),第一乘法电路(120)和第二乘法电路(121)具有分别耦合到第二电路分支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的输入以及耦合到第二信号组合电路(122)的相应输入的输出,所述第二信号组合电路(122)的输出耦合到第二电路分支(109)的输出(112);
第一和第二乘法电路(120,121)被提供有耦合到内插电路的控制输入的控制输入,并且被适配成把供应给他们的信号乘以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乘法量(1-f,f),所述第一和第二乘法量取决于所述控制信号(r),
其中第一电路分支还被提供有耦合在第一电路分支的第一输入(105)与所述用于特定于功率求和的装置的第一输入(126)之间的第五乘法电路(124),以及耦合在第一电路分支的第二输入(106)与所述用于特定于功率求和的装置的第二输入(127)之间的第六乘法电路(1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插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麦克风信号以及所述内插麦克风信号是被转换到频率范围内的麦克风信号,所述内插电路还被提供有第三和第四乘法电路(113,114),第三和第四乘法电路(113,114)具有分别耦合到第一和第二电路分支的输出的输入以及耦合到所述内插电路的输出的输出;第三和第四乘法电路被适配成把供应给他们的信号乘以频率依赖乘法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依赖乘法量分别等于1-c(k)和c(k),其中k是频率参数;并且c(k)满足以下条件:对于k=0,其是常数,并且因为k的值增大而减小,直到c(k)对于k的更高值等于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插电路,其中对于k=0,c(k)等于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麦克风信号从设置在水平面中的圆环上的两个并置麦克风得出,并且其中r满足以下条件:
对于=m,r是常数,等于0,其中r因为值从m变化到m+1而增大,直到r对于=m+1是常数,等于1,
其中m和m+1是所述圆环上的两个麦克风的角方位,并且是指示假设在两个麦克风之间的所述圆环上设置的虚拟麦克风的角方位的角变量,并且假设所述内插电路的输出处的内插麦克风信号是该虚拟麦克风的输出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插电路,其特征在于:
r = A * ( – m)/ (m+1 – m),
其中A是常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插电路,其中A等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线电广播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无线电广播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98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