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1079.8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7/02 | 分类号: | F25B47/02;F24F5/00;F24F11/02;F25B1/00;F25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除霜运转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利用热泵式空气调节机进行供暖运转时,在室外热交换器结霜的情况下,从供暖循环至供冷循环切换四通阀进行除霜运转。该除霜方式中,存在室内风扇停止,但是从室内机逐渐放出冷气而失去供暖感的缺点。
所以,提出了在设置在室外机的压缩机的周围,设置有利用由压缩机产生的热的蓄热装置,在供暖运转中利用蓄热装置所蓄积的压缩机的废热进行除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316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空气调节机中,仅利用压缩机的排热,所以从有效地利用压缩机以外的热源的观点出发,还存在未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效地利用空气调节机中的压缩机以外的热源,能够维持用户的舒适性并进行更加节能的供暖运转的空气调节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以供暖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四通阀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制冷循环;蓄热箱,其收纳有蓄积由压缩机产生的热的蓄热材料和使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蓄热材料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热交换器;第1旁通流路,其将室内热交换器与膨胀阀之间和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旁通连接,并且在途中配置有蓄热热交换器;第2旁通流路,其将膨胀阀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和压缩机的排出口与四通阀之间旁通连接;和在电流流过时发热的电抗器,在第1旁通流路设置有将电抗器的排热蓄积并传递至制冷剂的加热器,由此有效利用不仅压缩机而且电抗器的排热,并且能够实施除霜运转,所以能够维持用户的舒适性并进行更加节能的供暖运转。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能够维持用户的舒适性并进行更加节能的供暖运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方式和特征,根据与关于附图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有关的下述的记载而变得明确。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方面的空气调节机包括:以供暖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上述四通阀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制冷循环;蓄热箱,其收纳有蓄积由上述压缩机产生的热的蓄热材料和使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上述蓄热材料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热交换器;第1旁通流路,其将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与上述膨胀阀之间和上述四通阀与上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旁通连接,并且在途中配置有上述蓄热热交换器;第2旁通流路,其将上述膨胀阀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和上述压缩机的排出口与上述四通阀之间旁通连接;和在电流流过时发热的电抗器,在上述第1旁通流路设置有将上述电抗器的排热蓄积并传递至制冷剂的加热器。由此,能够不仅利用压缩机而且电抗器的排热利用实施除霜运转,所以能够延长供暖运转中的除霜运转的时间,进行有效的除霜运转。即,能够维持用户的舒适性并且实现更节能的运转。
第2方面的空气调节机,尤其在第1方面中,还包括检测上述蓄热箱的温度的蓄热箱温度检测机构,在上述第1旁通流路内设置有将上述蓄热热交换器与上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侧之间旁通连接的第3旁通流路,在上述第3旁通流路设置有上述加热器和开闭制冷剂的流路的第3旁通流路用二通阀,在上述蓄热箱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温度比规定的温度低的情况下,打开上述第3旁通流路用二通阀使制冷剂流过上述第3旁通流路,由此,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利用电抗器的排热并实施除霜运转,所以能够实施更加有效的除霜运转。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发明不由本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空气调节机的结构。图1所示的空气调节机由用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的室外机2和室内机4构成。
如图1所示,在室外机2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6、四通阀8、过滤器(strainer)10、膨胀阀12和室外热交换器14,在室内机4的内部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6,它们经由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