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观察系统、观察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61130.5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4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健康医疗器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1/06 | 分类号: | G02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察 系统 控制 方法 以及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系统、观察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培养细胞时,如果能够在发现多个细胞聚集所成的细胞块的同时开始观察来逐次按时间序列进行观察,则可以说是有望作为例如再生医疗的辅助的技术。这种细胞的观察是以往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当需要对培养容器补给、更换培养液时使用显微镜等来进行的,根据需要拍摄图像。
然而,使用显微镜进行的细胞观察需要很多劳力和时间。例如,为了确定在容器内发现的细胞块,首先需要通过目视、显微镜等对容器整体进行观察,必须进一步切换物镜等来进行放大以观察各个细胞块的生长状态。在放大观察中视野狭窄,难以搜索目标的细胞块,而且使该细胞块与视野一致也困难。另外,在观察细胞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进行将从细胞块的发现时起至生长完成为止的长期间的变化每隔固定期间观察的延时(time-lapse)观察。由于在刚播种细胞后通过目视、低倍率的显微镜等是无法观察到细胞块的,因此必须在数日后重新搜索来重新设定观察位置。
另外,在以往的通常1日~3日左右对培养容器补给、更换一次培养液时进行的观察中,难以从发现细胞块时起进行观察,强烈期望一种能够从该发现时起观察细胞块的技术。
为了适当地进行这种细胞块的观察,以适当的明亮度照亮容器内的细胞块是很重要的。开发了用于在各种光学装置中以适当的明亮度显示对象物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81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146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用于细胞块的培养等的容器有各种尺寸,因此无论使用哪个容器都可以在观察时使明亮度适当是决不容易的。例如,为了降低培养面的中心部与周边部的照度不均,有时使用将光源设置成环状的照明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容器的尺寸不同,也是难以防止产生照度不均的。
另一方面,配合容器的尺寸来每次变更照明环的尺寸等是招致成本增加、装置大型化等的主要原因。
因而,寻求如下一种技术:在进行细胞等的观察时,即使收容观察对象物的容器的尺寸不同,也能够以适当的明亮度均匀地照亮容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能够以适当的明亮度均匀地照亮收容细胞、细菌、微生物等观察对象物的各种尺寸的容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拍摄系统对具有底面和包围上述底面的侧面的具有透光性的容器中收容的具有透光性的观察对象物进行观察,该观察系统具备:容器把持部,其把持上述容器;照明环,其构成为具备规定半径的环状光源,在对上述观察对象物进行观察时,该照明环以与上述容器把持部所把持的上述容器的上述底面之间中心轴一致的方式配置于与上述容器的外底面面对的位置,向上述容器照射光;环状的第一遮光板,其以与上述照明环之间中心轴一致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照明环与上述容器把持部之间,构成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改变内径,遮挡来自上述照明环的光;以及透镜,其配置于与上述容器把持部所把持的上述容器的内底面面对的位置,用于观察被上述照明环照亮的上述容器内的上述观察对象物。
发明的效果
能够以适当的明亮度均匀地照亮收容细胞、细菌、微生物等观察对象物的各种尺寸的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观察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观察装置的垂直剖面侧视图。
图3是观察装置的垂直剖面主视图。
图4为观察装置的垂直剖面侧视图,表示使容器移动到与整体观察部对应的位置的状态。
图5是表示照明环、外径遮光板驱动机构、内径遮光板驱动机构、扩散板的图。
图6是表示内径遮光板的图。
图7是表示内径遮光板的图。
图8是表示外径遮光板的图。
图9是表示扩散板的图。
图10是表示计算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遮光板控制表的图。
图12是表示观察系统的操作所涉及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观察系统中的观察处理所涉及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由照明环照亮容器的情形的图。
图15是表示由照明环照亮容器的情形的图。
图16是表示由照明环照亮容器的情形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健康医疗器械株式会社,未经松下健康医疗器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