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泡去除装置、室外热交换装置以及冷冻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64765.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岩附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岩附直;株式会社未来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B01F1/00;F24F1/00;F25B1/00;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去除 装置 室外 热交换 以及 冷冻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泡去除装置、室外热交换装置以及冷冻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具备室内热交换器(也称作为蒸发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也称作为冷凝器)、膨胀阀的冷冻空调系统(参照专利文献1)。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膨胀阀分别由制冷剂进行流通的配管而被连接。因此,冷冻空调系统作为闭合的系统而被构成,制冷剂在气体与液体之间一边反复相转移一边在该系统内循环。
在空调系统作为冷气装置进行运转的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起到作为蒸发器的功能,室外热交换器起到作为冷凝器的功能。对该情况下的制冷剂的变化的样子进行说明。首先,如果压缩机动作的话,则处于低温低压的饱和蒸气的状态的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并变化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接着,处于过热蒸气的状态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与系统外部进行热交换而成为常温高压的液体。
接着,处于常温高压的液体的状态的制冷剂由膨胀阀而发生膨胀并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气。接着,处于低温低压的湿蒸气的状态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中与系统外部进行热交换并吸收系统外的热,完全地蒸发,并变化成饱和蒸气。通过制冷剂这样一边变化一边在冷冻空调系统内进行循环,从而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蒸发器)的室内的气温降低并且成为高温高压的热由压缩机而被放出至屋外,所以,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器)的屋外的气温上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182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当在冷凝器中制冷剂从气体变化成液体的时候,会有所有的制冷剂不完全成为液体并且气泡残存于已变成了液体的制冷剂中的情况。因为气泡的大小能够目视,所以,直到由目视不能够确认的极微少的大小为止是各种各样的。极微少的大小的气泡聚集多个构成制冷剂的化合物(例如碳、氢、氟、氯)的自由基(作为分子没有被结合的原子)而被形成,也被称作为“真空气泡”。
该真空气泡因为不处于被结合的分子的状态,所以即使冷却也不会成为液体。如果真空气泡就这样残存于制冷剂中的话,则在制冷剂通过膨胀阀的时候的膨胀效率降低,并且冷冻空调系统的运转效率可能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制冷剂去除存在于制冷剂中的真空气泡的气泡去除装置、室外热交换装置以及冷冻空调系统。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所涉及的气泡去除装置具备:主体,具有筒状的躯干部、闭塞躯干部的两端部的第1以及第2端壁部;管部,以一端侧被安装于第1端壁部并且另一端侧位于主体内且朝着第2端壁部的方式沿着躯干部的中心轴进行延伸;在主体形成有用于导入液状的制冷剂的开口,躯干部的内面以构成制冷剂的流路的方式与管部的外周面相分离并且在开口侧至少具有相对于中心轴以螺旋状进行延伸的第1螺旋沟槽,由第1螺旋沟槽的存在而呈现凹凸沿着流路进行排列的凹凸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所涉及的气泡去除装置中,躯干部的内面在开口侧至少具有相对于中心轴以螺旋状进行延伸的第1螺旋沟槽。包含真空气泡的液状的制冷剂如果从开口被导入的话,则与存在于躯干部中的开口侧的第1螺旋沟槽碰撞并在流路内进行流动。因此,在主体内形成制冷剂的旋流。伴随于制冷剂的旋流进行流动的真空气泡朝着外方涌到躯干部的内面。因为躯干部的内面具有第1螺旋沟槽,所以真空气泡一边与第1螺旋沟槽相接触一边沿着该沟槽进行流动。在该过程中真空气泡的分解被促进,并且各个自由基容易混杂于液状的制冷剂。其结果,能够从制冷剂分解去除存在于制冷剂中的真空气泡。
躯干部的内面也可以遍及躯干部的全长而具有相对于中心轴以螺旋状进行延伸的第1螺旋沟槽。在此情况下,真空气泡较长地接触于第1螺旋沟槽。因此,真空气泡的分解和对制冷剂的混合被进一步促进。
开口侧的第1螺旋沟槽的间距也可以小于远离开口的一侧的第1螺旋沟槽的间距。
在将中心轴方向上的第1螺旋沟槽的总宽度设为L并且将第1螺旋沟槽中间距小的开口侧的部分设为L1的时候,也可以满足L1/L≥1/3。
躯干部也可以包含被安装于躯干部的内壁面的圆筒形盘簧,第1螺旋沟槽由圆筒形盘簧的邻接的金属线的间隙构成。在此情况下,通过使用圆筒形盘簧从而能够简便而且低成本地构成第1螺旋沟槽。
金属线的截面也可以呈现圆形状,并且金属线的直径为2mm~6mm。
开口也可以与管部的一端不相对。在此情况下,制冷剂难以从开口直接流到管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岩附直;株式会社未来技术研究所,未经岩附直;株式会社未来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歌曲自动识别灯光特效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开关节能灯的声光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