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4790.9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河村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透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透镜,特别是涉及适合电子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的小型的透镜。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具备这样的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搭载有依据APS格式和4/3(フォ一サ一ズ)格式等的大型的摄像元件的数码相机被大量供于市场。最近,不限于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还被提供的有既使用上述的大型的摄像元件、又不拥有反射式取景器的可换镜头式数码相机和小型照相机。这此照相机的优点在于,既有高画质、系统整体又小型且便携性优异。于是,伴随着照相机的小型化,透镜系统的小型化且薄型化的要求非常高。
作为对应这样的大型的摄像元件、同时透镜片数少且小型的摄像透镜,例如,提出有专利文献1~4所述的摄像透镜。在专利文献1~4所述的摄像透镜中,其构成共同的是在最靠物体侧配置有负透镜即具有所谓的逆焦式、或具有依照于此的这种光焦度配置。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37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9-2581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0-186011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1-59288号公报
在照相机,特别是作为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可换透镜使用的摄像透镜中,为了在透镜系统和摄像元件之间插入各种光学元件、或为了确保反射式取景器用的光路长度,有需要很长的后截距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逆焦式的光焦度配置是适当的。
另一方面,在上述使用了APS格式等的大型的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中,不具备反射式取景器的可换镜头式相机、或镜头一体型的小型照相机等,会根据其构成,而存在不需要如单镜头反光相机用的可换透镜那样程度长的后截距的情况。
在此,专利文献1~4所述的摄像透镜,共同都是在最物体侧(也称最靠物体侧)配置负透镜、且从光阑到像面侧而配置负透镜、正透镜和正透镜的构成。在这种类型的摄像透镜中,为了确保长后截距和光学性能这两方,光学总长必然长。
将专利文献1~4所述的摄像透镜,对于使用了上述APS格式等的大型的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应用时,能够确保高光学性能。但是,对应使系统整体小型而携带性优异的摄像装置,则期望摄像透镜也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确保能够对应大型的摄像元件的光学性能、又可以形成得小型薄型且低成本的摄像透镜,和应用了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顺次由第1透镜群、光阑和第2透镜群构成,
所述第1透镜群,由含有至少1片负透镜和1片正透镜的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
所述第2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由第21透镜群和第22透镜群构成,
所述第21透镜群,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并且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22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由负透镜和正透镜这2片透镜构成,
满足下述条件式(1)、(2)和(3)。
2.1<TL/Y<2.9…(1)
0.50<∑d/TL<0.85…(2)
0.35<Y/f<0.85…(3)
其中,
TL:从全系统的最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后截距量为空气换算长度)
Y:最大像高
∑d:从所述第1透镜群的最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所述第2透镜群的最像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f:全系统的焦距
还有,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由第1透镜群和第2透镜群构成,但是除了2个透镜群以外,也可以含有实质上不具备光焦度的透镜、光阑和保护等的透镜以外的光学零件、透镜凸缘、透镜镜筒、摄像元件、手抖补正机构等的机构部分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就凸面、凹面、平面、双凹、弯月、双凸、平凸和平凹等这样的透镜的面形状,正和负这样的透镜的光焦度的符号而言,在含有非球面的情况下,除非特别指出,否则均认为是近轴区域。另外,在本发明中,就曲率半径的符号而言,面形状向物体侧凸时为正,向像侧凸时为负。
还有,最大像高Y,能够由透镜的设计规格和所搭载的装置的规格等决定。
另外,在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2-1)和(3-1)的至少一个。
2.2<TL/Y<2.8…(1-1)
0.55<∑d/TL<0.80…(2-1)
0.40<Y/f<0.82…(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