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合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4950.X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外雅各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L17/14;D02J3/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首尔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没有 缝合线 以及 包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外科手术(surgical operation)的缝合线,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打结捆绑操作且能够牢固地及稳定地被缝合或紧密地支持及固定组织的缝合线。
背景技术
缝合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地被使用于被用来连接及缝合受损的肌肉、血管、神经、或组织及因为外科手术而切开的伤口或部位。此外,使用缝合线于双眼皮手术(double eyelid surgery)及用于移除因为老化、皮肤弹性减少、伤口、药剂过量(overdose)、坏死或其相似情形而产生的组织、松驰的皮肤、皱纹、或其相似物的医疗手术(medical operation)。使用缝合线的拉提医疗手术(lifting medical operation)是藉由使用针及线来取代使用刀的将松驰的皮肤或组织(例如脸、下巴、颈部、腹部、阴道、乳房、或臀部)拉提的技术。因为上述拉提医疗手术不会过度地切开皮肤、将疤痕的产生最小化、及产生较少的因为手术的出血及肿胀,因此使用缝合线的拉提医疗手术已吸引很多的注意。
近来,在外部表面上形成倒钩的缝合线已被开发及使用。因为上述倒钩,此种缝合线不滑动,且因此在缝合后,上述缝合线不轻易地解开。
为了稳定地固持组织的缝合及紧密的附着、支持、及固定,在使用在已进行外科手术的部位经牢固地固持且固定的缝合线的手术中被视为论点之一。此外,用于容许缝合线将不被解开的牢固打结装置(firm knotting device)是需要的,且将用于快速及安全的手术的打结上的时间及精力最小化是必需的。
本发明的发明人向韩国专利局申请韩国专利第10-2011-0019895号及第10-2011-0064084号,上述专利用于包括不需要打结处理的缝合线支持器(supporter)的缝合线,且将上述专利的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为了发明更方便及更有用的缝合线,本发明的发明人已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缝合线,此缝合线可更牢固地被固持及被固定在已进行外科手术的部位上、可藉由有效地保持组织而稳定地固持组织的缝合及紧密的附着、支持、及固定。本发明亦提供不需要打结处理的缝合线。本发明亦提供包括缝合线的套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缝合线,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及缝合线支持器。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且为截头圆锥状(truncated conical shape)或截头金字塔形(truncated pyramid shape)。详细地说,缝合线可经提供而具有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的缝合线支持器,且此缝合线支持器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communication hole)。缝合线支持器可经由上述连通孔耦接于缝合线,使得在上端部及下端部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上端部面对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支持器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上述切部在纵向方向上由上端部及下端部之中的具有较大直径的下端部的下端部面被切割,其中部分的下端部可经移除以便形成一个以上的间隙,间隙由下端部形成在下端部的壁中。因此,若缝合线支持器包括切部或间隙,将增加接触组织的面积,且同时纤维蛋白(fibrin)或支持组织进入上述间隙。因此,当拉缝合线时,更可增加固定能力(fixation ability)。
此外,在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缝合线中,缝合线支持器可配置于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支持器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可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缝合线支持器在其下端部可具有切部或间隙。缝合线支持器可经由上述连通孔而耦接于缝合线,使得在上端部与下端部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上端部面对第一端。又,倒钩可形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
可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缝合线支持器。缝合线支持器可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且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缝合线支持器在其下端部可具有切部或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外雅各医疗有限公司,未经外雅各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9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