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用正极及其制造方法、浆液组合物以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5029.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1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福峰真弓;大久保雄辉;佐佐木智一;小林佳;杉本拓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正极 及其 制造 方法 浆液 组合 以及 | ||
1.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粒子状粘合剂及水溶性聚合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中,
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含有具有含酸性官能团的单体单元15重量%~60重量%及(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30重量%~80重量%的共聚物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共聚物A具有交联性单体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共聚物A中的所述交联性单体单元的含有比例为0.1重量%~2重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共聚物A具有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共聚物A中的所述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单元的含有比例为0.1重量%~15重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共聚物A具有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共聚物A中的所述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的含有比例为1重量%~15重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粒子状粘合剂含有具有(甲基)丙烯腈单体单元及(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的共聚物B。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共聚物B中的(甲基)丙烯腈单体单元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的重量比以(甲基)丙烯腈单体单元/(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计为1/99~30/70。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粒子状粘合剂和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以粒子状粘合剂/水溶性聚合物计为99.5/0.5~95/5。
11.一种浆液组合物,其用于制造构成二次电池用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粒子状粘合剂、水溶性聚合物及水,
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包含含有含酸性官能团的单体单元15重量%~60重量%及(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30重量%~80重量%的共聚物A。
12.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集电体和设置在该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将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浆液组合物涂布在所述集电体上,然后,使该涂布物干燥,从而得到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
13.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电解液及隔板,
所述正极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50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