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共振弹簧和变形控制装置的直线驱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5779.4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4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R·普夫;A·R·施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F04B39/12;F16F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白皎 |
地址: | 巴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共振 弹簧 变形 控制 装置 直线 驱动 单元 | ||
1.一种用于直线驱动单元中的共振弹簧的变形控制装置,所述直线驱动单元包括:
直线电动机(M),所述直线电动机由电动机外壳(C)和磁衔铁(A)形成,所述电动机外壳被电激励并且固定到固定结构(1),所述磁衔铁通过所述电动机外壳的电激励以往复轴向运动移位;
螺旋共振弹簧(50),所述螺旋共振弹簧具有联接到所述固定结构(1)的端部和联接到所述磁衔铁(A)的相对端部,以便以往复轴向运动被所述磁衔铁移位并且弹性地变形,
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装置(60)被安装到所述共振弹簧(50),以便保持接触所述共振弹簧(50)的表面延伸部,所述变形控制装置在所述共振弹簧(50)的往复轴向运动时弹性地且径向地变形,并且产生与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表面延伸部的摩擦状态和所述变形控制装置(60)的弹性变形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从而以足以至少最小化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径向弹性变形的值吸收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装置围绕并且沿着所述共振弹簧(50)的线材延伸部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装置由管状覆盖层(61)限定,所述管状覆盖层(61)成一体地且周向地包围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线材延伸部,维持与所述共振弹簧的所述线材延伸部的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覆盖层(61)由橡胶形成,所述橡胶被直接硫化在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线材延伸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覆盖层(61)由塑性材料形成,所述塑性材料被直接布置在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线材延伸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覆盖层(61)由热可缩回塑性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装置设置成沿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线材延伸部呈螺旋状布置,维持与所述共振弹簧的所述线材延伸部的直接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装置由阻尼弹簧(62)限定,所述阻尼弹簧呈由圆柱形杆(62b)制成的螺旋弹簧的形式,并且所述阻尼弹簧直接地且紧密地围绕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线材延伸部螺旋状地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装置由呈条材(62a)的形式的、围绕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线材延伸部螺旋状地安装的阻尼弹簧(62)限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装置还包括管状覆盖层(61),所述管状覆盖层成一体地且周向地包围围绕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线材延伸部安装的所述阻尼弹簧(6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覆盖层(61)由橡胶形成,所述橡胶围绕所述阻尼弹簧(62)被硫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覆盖层(61)由塑性材料形成,所述塑性材料围绕所述阻尼弹簧(62)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覆盖层(61)由热可缩回塑性材料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装置由半管状覆盖层(63)限定,所述半管状覆盖层包围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表面延伸部的周向轮廓的一部分,保持与所述共振弹簧的所述表面延伸部的直接接触,所述半管状覆盖层(63)由彼此间隔开的且彼此连接的多个半环形段(63a)限定成单体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形段(63a)通过所述半环形段的端部顺序地且交替地互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形段(63a)彼此平行并且通过小的纵向段(63b)互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4、15或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管状覆盖层(63)由直接布置在所述共振弹簧(50)的所述表面延伸部上的、由金属条材、金属丝、塑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和热可缩回的塑性材料限定的材料中的一种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57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