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导电性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5821.2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芳孝;田仲拓郎;大熊康之;黒松亜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恩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B32B3/16;B32B9/00;B32B15/08;B32B27/1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性 | ||
1.一种透明导电性膜,其具备:由膜状高分子树脂形成的透明的基材;
层叠于所述基材的一面上的第1硬涂层;以及
层叠于所述第1硬涂层的上侧的第1透明导电体层,
所述基材具有2μm~250μm的膜厚,
所述第1硬涂层是由含有无机氧化物的硬化性树脂形成,且具有0.01μm以上且小于0.5μm、或超过6μm且10μm以下的膜厚,
所述第1透明导电体层是由选自由无机氧化物、金属、碳所组成的组群中的至少1种形成,具有10nm~2μm的膜厚,且经图案化而形成有图案部与非图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膜,其中所述第1硬涂层所含有的无机氧化物的粒径是体积平均粒径为10nm~100nm的微粒子,所述第1硬涂层中含有5重量%~95重量%的无机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膜,其中具备层叠于所述第1硬涂层与所述第1透明导电体层之间的第1透明介电层;
所述第1透明介电层是由无机物形成,且具有10nm~100nm的膜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膜,其中所述第1硬涂层的折射率为1.40~1.90;在具有所述第1透明介电层的情况下,所述第1透明介电层的折射率为1.3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膜,其中所述基材是由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三乙酰纤维素、及聚碳酸酯所组成的组群中的至少1种形成,
形成所述第1硬涂层的硬化性树脂为紫外线硬化性树脂,
所述第1透明导电体层是由选自由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添加镓的氧化锌、添加铝的氧化锌、银、铜、碳所组成的组群中的至少1种形成;
在具有所述第1透明介电层的情况下,所述第1透明介电层是由二氧化硅形成。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具有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膜的触控面板;
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性膜的基材侧的图像面板。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通过接触而进行输入的触控面板;
显示影像的图像面板;
具有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膜,且载置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图像面板之间的电磁波屏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恩智株式会社,未经捷恩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58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