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6101.8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0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郑钟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进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57/28 | 分类号: | D05B5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缝纫机 底线 绕线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容纳线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其由用于缠绕线的弯月形状的卷曲部和用于包裹缠绕有线的卷曲部的弯月形状的固定部构成。
背景技术
绕线筒是缝纫机的部件,为放置缠绕底线的绕线板的线轴,纺织术语是指用于缠绕粗线或穿线的具有筒子形状的木制或纤维制的绕线板。
一般而言,缝纫机具有在面料的上侧穿入于针眼,而与缝纫针一起供应的上线和在面料的下侧供应而使得进行打死结式缝纫的底线。此类底线在缠绕于另外的绕线筒后,配置于缝纫机的作业台下面的旋转线轴内而使用,因此,无法连续供应。因此,当用尽其底线后,必须更换新的底线绕线筒后继续缝纫。并且,目前开发有掌握底线的剩余量而提前告知更换时期的装置,但存在费用方面的缺点。
并且,底线实际上缠绕于绕线筒的最大量或最大厚度,是根据缝纫作业中在缝纫针下降位置附近缠绕的底线,不与缝纫针接触的最大量而被设定。现有的通常的绕线筒,其缠绕于绕线筒的底线的量很有限。因此,使用者或缝纫作业者需要经常将绕线筒更换为新的绕线筒,因此,使得缝纫作业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其目的在于研发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弥补现有的通常的绕线筒其缠绕于绕线筒的底线量非常有限的问题,由此,使得能够容纳大量的底线。
并且,使用者或缝纫作业者无需经常更换绕线筒,从而,能够提高缝纫作业的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提供一种能够容纳线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其由用于缠绕线的弯月形状的卷曲部和用于包裹缠绕有线的卷曲部的弯月形状的固定部构成。
并且,所述卷曲部和固定部为金属材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能够容纳线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能够弥补现有的通常的绕线筒可缠绕的50m左右的非常有限的底线的量,而能够容纳250~350m左右的大量的底线。
并且,使用者或者缝纫作业者无需经常更换绕线筒,从而,具有能够提高缝纫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主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现有的通常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固定部20:卷曲部
30: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根据相互不同的各种形态体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为了本发明的公开更加完整,并使得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本发明的范畴而提供。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主视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现有的通常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能够容纳线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由用于缠绕线的弯月形状的卷曲部和用于包裹缠绕有线的卷曲部的弯月形状的固定部构成。
在此,所述卷曲部和固定部为弯月形状,是为了增加线的缠绕面积,同时使得缠绕于所述卷曲部的线容易地解开。
并且,所述卷曲部和固定部为金属材质。
更详细地,所述卷曲部和固定部使用铁板。
在此,所述卷曲部和固定部的材质使用铁板,是因为能够牢牢地进行固定以使能够容纳大量的线,并且,制造为弯月形状较容易,也比通常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费用低廉。
图4中图示的现有的通常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通常能够容纳50m左右的线。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不同于一般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能够容纳250~350m左右的线。
并且,使用者或者缝纫作业者无需经常更换绕线筒而简便,并能够提高缝纫作业的效率。
如上述,参照附图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并不限定本发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进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新进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6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性导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