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运行电缆保护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6703.3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A.福科尼耶;V.莫刚;E.德拉查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B66B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严志军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运行 电缆 保护 | ||
1.一种用于保护连接到电梯车厢的电梯运行电缆的装置,其包括:
偏转器,所述偏转器被配置以固定到电梯车厢或所述运行电缆中的至少一个,当所述电梯车厢在井道底部上方至少选定高度时,所述偏转器允许所述运行电缆在相关电梯车厢下方离所述电梯车厢的底部第一距离延伸,所述第一距离至少等于所述运行电缆的自然动态弯曲半径,当所述电梯车厢低于所述选定高度时,所述偏转器有助于所述运行电缆在所述电梯车厢的所述底部下方第二距离延伸,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自然动态弯曲半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转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被配置以固定到电梯车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水平定向部分;
第二垂直定向部分;和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圆形区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垂直定向部分具有被配置以接触所述运行电缆的接触表面和邻接所述接触表面的至少一个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被定向以引导所述运行电缆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包括两个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中的一个在所述接触表面的第一侧上,且所述引导表面中的另一个在所述接触表面的相对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转器包括吊索,所述吊索具有被配置以固定到所述运行电缆的第一端和被配置以固定到所述井道的固定表面的第二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转器包括靠近所述吊索的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的弹性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固定表面弹性地支撑所述吊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转器包括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转器包括固定到所述运行电缆的抓挡构件和与所述抓挡构件配合以有助于所述运行电缆在所述电梯车厢的所述底部下方所述第二距离处延伸的升降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转器包括与所述升降构件相关的移动件,且其中所述移动件被配置以响应于所述电梯车厢移动低于所述选定高度而使所述升降构件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升降构件和所述移动件被耦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移动件的向下移动造成所述升降构件的向上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以被支撑在电梯车厢上,使得当所述电梯车厢移动低于所述选定高度时,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移动件向下移动。
13.一种电梯系统,其包括:
电梯车厢,所述电梯车厢被支撑以在井道内移动;
运行电缆,所述运行电缆具有相对于所述井道被支撑在固定位置的一端和耦接到所述电梯车厢的另一端;
偏转器,所述偏转器被配置以固定到所述电梯车厢或所述运行电缆中的至少一个,当所述电梯车厢在所述井道的底部上方至少选定高度时,所述偏转器允许所述运行电缆在相关电梯车厢下方离所述电梯车厢的底部第一距离延伸,所述第一距离至少等于所述运行电缆的自然动态弯曲半径,当所述电梯车厢靠近所述井道的底部时,所述偏转器有助于所述运行电缆在所述电梯车厢的所述底部下方第二距离延伸,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自然动态弯曲半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被固定到所述电梯车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水平定向部分;
第二垂直定向部分;和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圆形区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垂直定向部分具有接触表面和邻接所述接触表面的至少一个引导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被配置以当所述电梯车厢接近所述井道的所述底部时接触所述运行电缆,所述引导表面被定向以引导所述运行电缆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包括两个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中的一个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侧上,且所述引导表面中的另一个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侧上,所述引导表面在所述接触表面的相对两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的斯电梯公司,未经奥的斯电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67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准高效输入的呼叫系统
- 下一篇:数量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