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过载指示符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8256.5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1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T·胡;庞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时分 双工 无线通信 系统 上行 路过 指示 | ||
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在根据时分双工操作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过载指示符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传输消息,该消息指示第一基站在被分配用于在第一基站处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时分双工(TDD)帧的至少一个子帧中检测到干扰。在TDD帧的子帧中的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生成该干扰的一部分。
本申请涉及提交于TKTK年TK月的第TK/TKTKTKTKT号美国专利申请。【添加关于相关申请811301,2100.049300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地涉及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向具有无线功能的设备、包括移动单元、智能电话、平板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桌面型计算机和其它类型的用户设备提供无线连通的设备网络。网络接入设备包括基站、基站路由器、接入点、e节点B(eNB)等。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实体一般符合促进通过空中接口进行通信的标准和/或协议。例如,目前正在开发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GPP2)定义的长期演进(LTE)标准和/或协议来操作的无线通信系统。LTE高级标准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二者。服务提供商有望根据部署场景的境况实施两个类型的系统。部署TDD系统的优点包括高效使用无线电频谱,因为TDD使用单个频率资源而无需用来实施FDD的配对频率资源集合。
在邻近基站和/或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可能减少TDD系统中的资源共享的益处。例如,基站到基站(BS到BS)干扰在一个基站在一个子帧中向用户设备传输下行链路信号而另一基站尝试在相同子帧中从其它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时出现。对于另一示例,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干扰在一个用户设备在一个子帧中传输上行链路信号而其它用户设备试着在相同子帧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时出现。
发明内容
公开的主题涉及解决以上阐述的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影响。下文呈现公开的主题的简化的概述以便提供对公开的主题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发明内容不是公开的主题的穷举概述。它不旨在于标识公开的主题的关键或者主要要素或者界定公开的主题的范围。它的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作为稍后讨论的更具体描述的前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根据时分双工操作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过载(overload)指示符的方法。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传输消息,该消息指示第一基站在被分配用于在第一基站处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时分双工(TDD)帧的至少一个子帧中检测到干扰。该干扰的一部分由在TDD帧的子帧中的、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生成。基站的实施例可以被配置为实施该方法的实施例。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根据时分双工操作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上行链路过载指示符的方法。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在第二基站处从第一基站接收消息,该消息指示第一基站在被分配用于在第一基站处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时分双工(TDD)帧的至少一个子帧中检测到干扰。该干扰的一部分由在TDD帧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中的、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生成。该方法的实施例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消息而修改来自第二基站的传输以减少在子帧中的干扰。基站的实施例可以被配置为实施该方法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可以通过参照结合附图进行的下文描述来理解公开的主题,在附图中,相似标号标识相似单元,并且在附图中:
图1在概念上图示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2A在概念上图示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2B在概念上图示与图2A中所示小区关联的分配相对应的子帧分配;以及
图3在概念上图示用于在时分双工通信中管理使用不同子帧分配的基站之间的干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8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