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确定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69290.4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7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明;陈骞;陈保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
主分类号: | H04W40/16 | 分类号: | H04W40/16;H04B1/7103;H04B1/7113;H04B1/38;H04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生平;钟锦舜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确定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干扰确定设备,包括:
定向通信特性接收器,配置为接收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和第四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定向通信特性;和
干扰确定电路,配置为基于接收的定向通信特性,确定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和第三无线通信设备与第四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之间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配置为在第一预定定时调度期间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四无线通信设备配置为在第二预定定时调度期间进行通信并且在所述第一预定定时调度期间尝试相互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定向通信特性包括选自这样一种特性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特性,该特性列表包括:
从所述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个至所述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另一个的信号传输的方向,并且反之亦然;
所述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个来自所述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另一个的接收信号的方向,并且反之亦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定向通信特性包括选自这样一种特性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特性,该特性列表包括:
从所述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个至所述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另一个的信号传输的方向的圆的扇形的指示,并且反之亦然;
所述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个来自所述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另一个的接收信号的方向的圆的扇形的指示,并且反之亦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在第一组中,并且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四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在第二组中,
其中,所述干扰确定电路配置为基于第一组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第一定向通信特性是否与第一组的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二组的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第二定向通信特性匹配,确定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所述干扰确定电路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定向通信特性所表示的角度和所述第二定向通信特性所表示的角度之间的差异的计算,确定所述第一定向通信特性是否与所述第二定向通信特性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干扰确定电路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接收的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第四无线通信设备、第五无线通信设备和第六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每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定向通信特性,确定第三无线通信设备与第四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和第五无线通信设备与第六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之间的干扰,
其中,所述第五无线通信设备和第六无线通信设备配置为在第三预定定时调度期间进行通信,并且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四无线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三预定定时调度期间尝试相互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所述第五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六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在第三组中,
其中,所述干扰确定电路配置为基于第三组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第三定向通信特性是否与第二组的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三组的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第四定向通信特性匹配,确定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所述干扰确定电路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定向通信特性和所述第二定向通信特性之间的匹配程度与所述第三定向通信特性和所述第四定向特性通信之间的匹配程度的比较,确定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四无线通信设备是否在所述第三预定定时调度期间或配置为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第一预定定时调度期间相互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干扰确定设备,
其中,所述干扰确定设备配置为被设置在个人基础设置控制点或访问点中的至少一个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未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92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