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改进的IL-12基因构建体的组合物和疫苗、免疫治疗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9473.6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D·B·韦纳;M·P·莫罗;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夕法尼亚大学托管会 |
主分类号: | C07H15/24 | 分类号: | C07H1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陶家蓉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改进 il 12 基因 构建 组合 疫苗 免疫 治疗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人IL-12的改进基因构建体以及包含所述构建体的核酸分子。本发明还涉及包含编码人Il-12的核苷酸序列的改进表达载体、疫苗和免疫治疗剂,以及涉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发明背景
免疫治疗是指调节人的免疫应答从而赋予所需的疗效。免疫治疗剂是指施用给个体时调节个体的免疫系统,足以最终减轻与不良免疫应答相关的症状,或通过增强所需的免疫应答而最终缓解症状的那些组合物。在一些情况下,免疫治疗是疫苗接种方案的一部分,其中向个体施用疫苗,该疫苗将个体暴露于免疫原,进而使该个体产生针对该免疫原的免疫应答,在此类情况下,免疫治疗剂增强免疫应答和/或选择性增强免疫应答的一部分(例如细胞应答或体液应答),这是治疗或预防特定病症、感染或疾病所需的。
在设计疫苗时,已认识到,在接种疫苗的个体的细胞中产生靶抗原的疫苗可有效诱导免疫系统的细胞免疫应答。具体地讲,减毒活疫苗、采用无毒力载体的重组疫苗以及DNA疫苗各自能在接种疫苗的个体的细胞中产生抗原,从而导致诱导免疫系统的细胞免疫应答。另一方面,只包含蛋白的杀死或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不能诱导良好的细胞免疫应答,虽然它们能诱导有效的体液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通常是提供抵御病原体感染的保护力和提供治疗病原体感染、癌症或自身免疫疾病的有效免疫介导疗法所必需的。因此,在接种疫苗的个体的细胞中产生靶抗原的疫苗诸如减毒活疫苗、采用无毒力载体的重组疫苗和DNA疫苗通常是优选的。
需要可在人体中诱导强T细胞和B细胞免疫的疫苗方法。在一系列其他问题之中,最近对减毒、疫苗制造复杂性、血清学干扰(如在HIV STEP试验中所观察到的)的关注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在非人灵长类模型中以及在人类临床试验中,作为疫苗平台的简单质粒DNA未能诱导支持商业开发工作的令人满意的免疫原性水平。在面对面的直接比较中,一些基于裸质粒的疫苗未能诱导与其病毒载体对应物(包括常用的腺病毒血清型5(Ad5)平台)所诱导的相当的细胞或体液应答。
作为独立疫苗接种方法的DNA疫苗技术的开发及其在当前初免平台中的实用性将受益于开发增强其免疫效力的策略。已报道,对密码子和RNA编码序列的操纵以及先导序列的改变可增强质粒编码的免疫原的表达。此外,形成共有免疫原正尝试着满足广泛免疫覆盖率以部分考虑病毒多样性的需求。
另外,已采用了其他策略,这些策略关注于通过改进制剂和装置驱动的技术来改善DNA质粒的物理递送。已报道,在恒河猴中,通过电穿孔(EP)递送的DNA疫苗在用质粒DNA免疫后增强了抗原特异性干扰素-γ(IFNγ)的产生。
共同递送质粒编码的分子佐剂以增强疫苗诱导的应答是该项专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得到最好表征的分子佐剂之一是IL-12,这是一种TH1极化细胞因子,它通过提供初始CD8+T细胞的有效激活和抗原特异性扩增所需的“第三信号”而驱动CTL应答。IL-12是包含两个亚单位p35和p40的异源二聚体。已表明其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免疫增强细胞因子,尤其是在作为DNA疫苗进行工程改造时用于驱动CD8T细胞。在猕猴中,已表明IL-12是扩展靶向多种抗原的DNA疫苗的细胞免疫效力的高度有效的佐剂。在恒河猴以及在人类中,这种DNA疫苗佐剂均可明显改善由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
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5,723,127公开了作为疫苗佐剂的IL-12。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PCT申请PCT/US1997/019502和相应的美国专利申请08/956,865公开了包含IL-12编码序列的DNA疫苗和DNA构建体。
仍需要改进的疫苗和免疫治疗剂。需要产生增强的免疫应答的组合物和方法。同样,虽然某些免疫治疗剂可用于调节患者中的免疫应答,但是仍需要改进的免疫治疗组合物和方法。仍需要编码IL-12并可用作DNA疫苗策略的一部分的改进构建体。仍需要编码IL-12并可用作免疫治疗剂的改进构建体。仍需要编码IL-12并可用于实现高水平IL-12表达的改进构建体。
发明概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托管会,未经宾夕法尼亚大学托管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9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细胞介素-10多肽结合物和其用途
- 下一篇:抗血栓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