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RADA HIVE的UPnP/DLNA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69626.7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B.富尔斯曼;C.菲利普斯;J.雷诺;C.达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立信电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美灵;刘春元 |
地址: | 美国乔***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rada hive upnp dlna | ||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2011年12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570, 095的权益。此外,此申请要求2012年3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607, 675的权益。这些文档的内容由此通过参考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位于受访局域网(例如他们的朋友的局域网)中的用户装置的用户能够远程访问位于家庭局域网(例如他们的住户局域网)内的装置的系统、控制器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视机、机顶盒、游戏控制台、立体声、相机以及其它娱乐电器现在例行地伴随有使它们能够从位于家庭内的其它装置上载、下载和显示数据的嵌入式通信能力。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例如开发了基于家庭的媒体共享服务的装置连网简档。现在在业界广泛接受,每月给多于100个装置发证书,DLNA将很快能够利用家庭局域网(LAN)连网各种各样的装置。DLNA基于通用即插即用(UPnP)系列标准。UPnP是一组连网协议,其允许连网的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打印机、因特网网关、Wi-Fi接入点和移动装置)无缝发现网络上彼此的存在,并建立功能性网络服务以便数据共享、通信和娱乐。UPnP还对其它服务(诸如控制家用电器)进行标准化。
一旦用户已经连接了他们的媒体装置并使用他们的家庭局域网运行,他们就还将想要能够从远程位置访问他们存储在那些媒体装置上的内容。为了解决此需要,消费电子公司当前偏好经由UpnP远程访问将DLNA标准扩展到家庭外部的解决方案。当前UpnP远程访问标准规定了使其有可能扩展家庭LAN使得它在逻辑上包含位于家庭LAN外部的远程装置的机制。当前UpnP远程访问标准题为“Remote Access Architecture: 2. For UPnPTM Version 1.0, Status: Standardized DCP; Date: April 30, 2011; Document Version: 1.0; Service Template Version: 2.00”。此文档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
参考图1(现有技术),存在例证允许一个家庭LAN 104的UPnP装置102访问另一个家庭LAN 108的UPnP装置106(并且反之亦然)的传统UPnP架构的图解。在此家庭到家庭的情形下,两个家庭LAN 104和108分别包含远程访问发现代理110和112(RADA 110和112),它们彼此通过接入网114连接。UPnP远程访问标准概括了RADA 110和112对可如何桥接两个家庭LAN 104和108(二者都是UPnP域)。具体地说,每个RADA 110和112在安装(通常是物理装置的安装)时配置成与其对应的RADA 110和112对话。此配置还要求两个家庭LAN 104和108之间的双向数据流。
当前UPnP远程访问标准的方法在有用性和服务质量上有所不足。比如,通过要求RADA 110和112对被优先配置成彼此通信并且仅彼此通信,导致不太适合于处理今天网络的动态按需性质的刚性系统。附加地,通过要求RADA 110和112对配置成彼此通信还产生了扩缩性问题,因为每个RADA 110和112必须独立配置。而且,双向数据流要求经常是不必要的,并且没有单向数据流那么安全,特别是在用户不想要向仅需要向用户发送信息的第三方广播他们的装置或信息的情形下。而且,当前UPnP远程访问标准不准许用户从未知对等(网络)(诸如朋友的个人计算机)或经由酒店电视访问他们的家庭装置。因而,有必要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其它问题,以便增强用户能如何远程访问位于他们的家庭LAN(或某种其它家庭LAN)内的装置的方式。本发明满足了这些需要以及其它需要。
发明内容
在本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了用于使用户装置的用户能够远程访问装置的系统、控制器和方法。在本申请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用于使用户装置的用户能够远程访问装置的系统、控制器和方法的有利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立信电视公司,未经爱立信电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9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