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张力调节装置的基准工作值设定方法及线张力显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70262.4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朴仁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47/04 | 分类号: | D05B47/04;D05B47/00;D05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杨生平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调节 装置 基准 工作 设定 方法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尤其涉及在调节线张力时,作业人员能够在所有缝纫机中统一设定相同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促动器基准工作值的基准工作值设定方法及利用其的缝纫机的线张力线张力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缝纫机或刺绣机中,需要为供给于针的上部线和检测装置赋予适当的张力,为此,在缝纫机或刺绣机设有线张力调节装置。
这种线张力调节装置对施加于线的张力进行调节,例如:调节向一对线调节盘施加的力,或者调节与线的路径方向呈直交的拉线装置的拉力。
线调节盘及拉线装置的驱动借助电机或螺旋管之类的促动器来实现,并通过设定促动器的工作值来调节线张力。
出厂的所有缝纫机或刺绣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基准线张力应维持全部相同的状态。
通常,线张力调节装置从0开始分步骤地设定线张力,因此,若两个产品的基准线张力,即在“0步骤”中的基准线张力互不相同,则会让使用产品的消费者出现混淆。
例如,在两台产品的基准线张力互不相同的情况下,即使使用相同种类的线,某种产品需要赋予第二步骤的调节值才能获得正常的线张力,而其他产品则需要赋予第三步骤的调节值才能获得线张力。因此,无法确保产品可信度。
在使用多个线,且需要调节每个线的张力的刺绣机等之类的产品中,这种问题尤为明显。
因而,产品出厂时需要对相同种类的产品进行设定,使这些产品在“0步骤”具有相同的基准线张力。
为了满足这种条件,需要非常严格地管理线张力调节装置的组装公差及部件本身的误差,但由此会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产品的成本上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调节线张力时比较基准线张力和已测定的线张力,并根据比较结果来设定促动器的基准工作值的基准工作值设定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已设定的促动器的基准工作值和已测定的促动器的工作值进行比较,并显示基准线张力和实际线张力的缝纫机的线张力显示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基准工作值设定方法旨在实现上述目的。
线张力调节装置的基准工作值设定方法,设定与基准线张力相对应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促动器基准工作值,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张力测定步骤,用线张力测定装置来测定取决于上述线张力调节装置的促动器工作值的线张力;差值计算步骤;计算上述基准线张力和借助上述线张力测定装置来测定的线张力之间的差值;以及设定线张力调节装置的促动器的基准工作值的步骤,参照上述差值,使得上述测定的线张力与上述基准线张力相一致。
其中,优选地,上述计算差值的步骤还包括通过显示装置显示计算出的差值的步骤。
并且,优选地,还包括:参照已设定的工作值,针对多个线张力调节装置设定初始工作值的步骤;以及将上述初始工作值下载到拟设定基准线张力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步骤。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线张力显示方法旨在实现上述另一目的。缝纫机的线张力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取经调整之后与基准线张力呈一致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促动器的基准工作值的步骤,以及将上述促动器的基准工作值和已测定的促动器的工作值进行比较并显示的步骤,其中,以使上述基准工作值及已测定的工作值与基准线张力和实际线张力相对应的方式显示。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基准线张力设定方法,即使存在组装公差或部件本身的误差,也能够使出厂的所有缝纫机或刺绣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基准线张力维持全部相同的状态,由此具有可减少用于管理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组装公差及部件误差的管理费用,进而降低产品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基准线张力设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应用本发明的基准设定值控制方法的装置的结构。
图3示出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线张力显示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202:存储器 204:线张力测定装置
206:控制部 208: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星株式会社,未经日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0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落料模具
- 下一篇:多角度滑块叠加二次抽芯机构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