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0281.7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7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濱田和树;北山健志;鹫尾和则;高桥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B66B3/00;H04L5/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孙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控制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构成电梯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构成电梯的设备之间,交换了关于电梯的动作的需要高的可靠性的信号(以下设为高可靠性信号)、以及BGM等不需要高的可靠性的信号(以下设为非高可靠性信号)。各设备与传感器、开关等多个装置形成串联电路,通过电压的ON、OFF探测高可靠性信号的输入,判定各设备是否处于高可靠性的状态。另外,关于非高可靠性信号,也针对每个装置/功能准备专用的信号线,各装置通过针对每个设备决定了的任意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近年来,提出了对从传感器、开关等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数字化而进行系统的电子化的方式。通过实现电子化,不仅可靠性相比于以往的电梯提高,而且通过合并信号而能够用非常少的信号线数实现高可靠性信号的通信,从成本降低的观点来看也是有用的。
另外,关于电梯,在各国决定了与可靠性有关的标准,在高可靠性信号的电子化时,需要满足各标准的设计。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在满足各标准的同时实现高可靠性信号的电子化、网络化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380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930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上述以往的技术,关于合并的信号类别,仅高可靠性信号、或者高可靠性信号和进行电梯的控制的信号(以下设为控制信号)是对象。这些信号一般是周期信号,所以不需要与信号类别对应的优先控制等。
另一方面,在高可靠性信号中合并非高可靠性信号的情况下,由于在非高可靠性信号中包括非周期性的信号,所以存在为了非高可靠性信号的通信不对高可靠性信号的通信造成影响而需要与信号类别对应的优先控制这样的问题。另外,存在这样的问题:高可靠性信号要求以短的周期来发送,难以不对高可靠性信号的发送接收造成影响而发送尺寸大的非高可靠性信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不会对高可靠性信号的通信造成影响而能够实现效率良好的非高可靠性信号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装置,被搭载于轿厢以及控制装置,在构成电梯的所述轿厢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合并需要高的可靠性的高可靠性信号和不需要高的可靠性的非高可靠性信号来进行通信,该通信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高可靠性信号发送接收控制单元,进行依照在发送周期内规定了的发送定时将所述高可靠性信号连续发送规定次数的控制;发送调度器单元,根据所述规定了的发送定时,计算不发送所述高可靠性信号的空闲时间;以及非高可靠性信号发送接收控制单元,在所述空闲时间内无法发送所述非高可靠性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非高可靠性信号分割为在所述空闲时间内能够发送的尺寸并作为2个以上的分组来发送的控制,所述发送调度器单元在所述规定了的发送定时发送所述高可靠性信号,在所述空闲时间内发送被分割了的所述非高可靠性信号。
本发明的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起到不会对高可靠性信号的通信造成影响而能够实现效率良好的非高可靠性信号的通信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电梯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示出高可靠性信号的通信方式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控制装置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在通信控制装置中考虑了向相对装置的应答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在通信控制装置中考虑了向相对装置的应答以及来自相对装置的应答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发送分组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通信控制装置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控制盘;11:通信控制装置;12:主控制装置;13:内部通话机;20:电梯控制缆线;30:轿厢;31、31a:通信控制装置;32:轿厢控制装置;33:传感器;34:读卡器;35:内部通话机;41、41a:高可靠性信号发送接收控制部;42、42a:非高可靠性信号发送接收控制部;43:发送调度器部;44:发送接收I/F部;45:分组生成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通信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0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