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树脂层叠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2334.9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昌宏;桥口秀人;板本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美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B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树脂 层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反射性能高、而且耐擦伤性、尤其表面硬度优异的透明树脂层叠板。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CRT、LCD、等离子体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前部面板中,为了防止表面的反射以容易看清画面而广泛使用防反射膜。
在塑料基板上形成有多层膜的具有防反射性能的透明树脂层叠板也是公知的,例如已知有:在具有透光性的塑料基板上依次层叠有高折射率层、防反射层、涂层的、耐磨损性、耐擦伤性、密合性及透光性优异的透明树脂层叠板(专利文献1)。
近来,便携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的进步特别突出,作为其显示装置,通常配备有小型的液晶、有机EL等显示器。在该显示器中,出于保护的目的,通常安装透明树脂层叠板,对于该透明树脂层叠板,要求具有以下所示的各种特性。例如,为了确保可视性而需要透明性及防反射性能高。从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需要耐冲击性、耐擦伤性、高硬度。进而,为了防止由尘埃附着、静电导致的对设备的不良影响,还需要具有抗静电性能。
在上述各种特性中,与机械强度有关的耐冲击性、耐擦伤性、高硬度各特性未必共存,例如,耐冲击性高而不容易破损的透明树脂层叠板存在表面硬度、耐擦伤性不充分而容易损伤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高硬度、且耐擦伤性优异的耐冲击性的透明树脂层叠板的开发(专利文献2、3)。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在这些现有技术中,在铅笔硬度试验中只能达到满足“4H下无划痕”的程度的表面硬度。另一方面,便携电话、智能(功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式终端机有可能被置于跌落、踩踏、摩擦等苛刻的使用环境下,需要具有更高的表面硬度、且防反射性能优异的透明树脂层叠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88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5778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1652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透明树脂层叠板,其在高度的耐冲击性及防反射性能的基础上,耐擦伤性及表面硬度也优异。
本申请发明人等对在维持高度的防反射性能的条件下改良上述各物性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树脂基板与防反射层之间设置多层硬涂层、并且使位于基板侧的单层硬涂层中含有特定的硅溶胶,在铅笔硬度试验中显现出“7H下无划痕”以上的表面硬度,并且还能满足其它特性,从而完成了本申请发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树脂层叠板,其为在透明树脂基板(A)上层叠硬涂层(B)、进而在该硬涂层(B)上层叠防反射层(C)而成的,其特征在于,
硬涂层(B)由位于透明树脂基板侧的硬涂层Ⅰ(B1)和位于防反射层侧的硬涂层Ⅱ(B2)形成,
硬涂层Ⅰ(B1)的层厚为5~20μm,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体形成,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包含(a)1分子中具有6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和相对于该多官能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0质量份为40~200质量份的(b)表面处理硅溶胶,
硬涂层Ⅱ(B2)的层厚为1~10μm,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体形成,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包含(a)1分子中具有6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和相对于该多官能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0质量份为1~50质量份的(c)平均粒径为5~30nm且折射率为1.44~1.50的硅溶胶、1~30质量份的(d)硅烷偶联化合物或其水解物、及0.1~3.0质量份的(e)金属螯合化合物,
防反射层(C)由折射率低于1.50、厚度为50~200nm的低折射率层(C1)构成,
该低折射率层(C1)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体形成,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包含(f)平均粒径为5~150nm且折射率为1.44以下的硅溶胶、(d)硅烷偶联化合物或其水解物、及(e)金属螯合化合物,而且,配混10~50质量%的(f)硅溶胶,(d)硅烷偶联化合物或其水解物与(e)金属螯合化合物的配混比为60~99质量%:40~1质量%。
在上述透明树脂层叠板的发明中,
1)防反射层(C)由所述低折射率层(C1)和位于透明树脂基板侧的中折射率层(C2)的二层构成,该中折射率层(C2)的折射率为1.50以上且低于1.75,厚度为50~2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美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福美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2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