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面肥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2379.6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6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L·黄;A·V·阮;V·鲁道夫;G·许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士兰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34 | 分类号: | A01N25/34;A01N59/02;A01N59/18;A01N25/02;A01N59/06;A01N59/26;A01N55/08;A01N59/14;C05G1/00;A01N55/10;A01N59/16 |
代理公司: | 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谭邦会<国际申请>=PCT/AU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面 肥料 | ||
本发明合成出具有有效物理和化学特征的含有必需营养素的纳米结晶化合物,所述特征包括:高的接触表面积/总表面积比率,这提供了最大叶片表面接触、受限的移动性和改进的溶解度;净的正电荷;可溶的成盐基团;和反应性的表面边缘,其用于阳离子交换以将营养阳离子释放到叶片表面上的水膜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面(foliar)肥料。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的形态和物理化学特征的叶面肥料。
背景技术
植物需要一系列营养素(大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来确保健康生长。在某些环境中,非生物约束条件会妨碍有关经由添加肥料到土壤中而在根系吸收足量的这些必须营养素的可用性。这可以是由于以下因素引起的:土壤溶液中矿质营养素的可溶形式的含量不足、表层土壤中的水分亏缺、碱性土壤pH、高土壤碳酸盐含量、土壤中的低有机物质含量以及其它会限制营养素可获取性的关键土壤因素。
谷物和种子作物以及果树尤其在繁殖生长阶段期间需要快速且密集地将大量矿质营养素养分供应到花朵、幼嫩种子、荚果和果实,这可能与降低的根系活力和不利的土壤(例如水分亏缺)和气候条件(例如高温)同时存在,从而导致用来满足这种快速需求的营养素供应不合时宜并且不充分。另外,种子、谷物和果实中微量营养素的连续移去可能会耗尽土壤中的可用营养素的存储。在这些情况下,施用叶面肥料可向植物繁殖器官提供了精确、及时并且有效的营养素供应,并且可以比土壤肥料低得多的所需施用率进行。这不仅可以导致对营养素紊乱和产量损失的快速修正或阻止,而且可以导致作物品质的改进。
在此类条件下,已经发现叶面施肥在产生提高的健康植物和作物产量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益处。叶面施肥是将液体肥料直接施用到地上植物部分上,而非施用到植物周围的土壤。肥料通过渗透通过气孔开口和角质层中的任何之一或两者进入叶表皮中而吸收到植物中。
典型的叶面肥料可以是可溶化合物于水中的溶液或不可溶施肥化合物于水中的分散体/悬浮体。
使用可溶性施肥化合物有助于营养离子快速渗透到植物中,并因此提供效率高的营养匮乏修正。然而,使用高度可溶的施肥化合物可能会导致植物毒性,因此其仅可以以极低浓度通过重复喷雾(例如从晚期营养生长到繁殖阶段喷雾2‐4次)而施用。这迫使需要经多次施用而劳动密集型地使用低用量肥料组合物来供应所需量的营养素以便健康生长。
悬浮体叶面肥料一般来说是无机矿质化合物,诸如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它们经精细研磨并且具有相对低的水溶性。由于其低的溶解度,它们可以按较高浓度施用到植物而无任何植物毒性风险。叶片表面上低溶解度施肥化合物的存在充当缓慢释放源,这意味着可以在一次施用过程之后经相对较长的时间再向植物供应适当营养素。
实际上,已经发现悬浮体叶面肥料的优势会因叶片表面上的不良分布以及低溶解度施肥化合物有时不足的可获取性的问题而减弱。此外,因为施肥化合物在施用之后以微细固体形式遗留在叶片表面上,所以它可能倾向于因诸多要素而被从所述表面冲走或吹落。
需要改进的叶面施肥组合物,来促进将所需要营养素有效又可靠地供给植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以上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
发明内容
在一个广泛形式中,本发明在于一种纳米颗粒状的叶面施肥化合物,其中所述纳米颗粒的接触表面积与总表面积的比率大于1:4。
所述接触表面积与总表面积的比率优选大于1:3,更优选接近1:2。
适宜地,所述纳米颗粒具有平面或薄片状形态。
所述施肥化合物优选包含一个或多个硝酸根基团。
适宜地,所述施肥化合物在水中具有整体正的表面电荷或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士兰大学,未经昆士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2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