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73422.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入泽泰之;小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B01D53/56;B01D53/74;B01D53/9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稀薄运转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稀薄燃烧运转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已知将由吸藏还原型催化剂或三元催化剂形成的第1催化剂、和选择还原型催化剂配置于排气通路中的排气净化装置。已提出了在这样的排气净化装置中,将在吸藏还原型催化剂中生成的氨(NH3)向选择还原型催化剂供给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稀薄燃烧运转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记述了将三元催化剂、吸藏还原型催化剂、和NH3吸附脱硝催化剂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中的构成。在专利文献2中,记述了通过将在三元催化剂中生成的NH3向吸藏还原型催化剂供给,将从吸藏还原型催化剂放出或脱离的NOX利用NH3还原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也记述了使通过了吸藏还原型催化剂的NH3和NOX在NH3吸附脱硝催化剂中反应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稀薄燃烧运转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记述了下述结构,该结构具备:与一部分气缸群连接的第1排气通路;与剩余的气缸群连接的第2排气通路;第1排气通路与第2排气通路合流的共同排气通路;配置于第1排气通路中的三元催化剂;配置于第2排气通路中的吸藏还原型催化剂;和配置于共同排气通路中的脱硝催化剂。在专利文献3中,也记述了使在三元催化剂中生成的NH3和从吸藏还原型催化剂放出或脱离的NOX在脱硝催化剂中反应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4中,作为稀薄燃烧运转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记述了将三元催化剂、NH3喷射阀、和选择还原型催化剂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中的构成。在专利文献4中,也记述了在三元催化剂中未生成NH3时,从NH3喷射阀向排气通路喷射NH3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6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456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0022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631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4中,没有提到NH3生成用的催化剂的NH3生成能力降低的情况。因此,在NH3生成用的催化剂的NH3生成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充分地净化排气中的NOX,招致排气排放的增加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在具备NH3生成用的催化剂、和以NH3为还原剂净化排气中的NOX的催化剂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中,即使是NH3生成用的催化剂的NH3生成能力降低的情况,也能够净化排气中的NOX的技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在具备NH3生成用的吸藏还原型催化剂、和配置于比该吸藏还原型催化剂靠下游的排气通路中的选择还原型催化剂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中,在比吸藏还原型催化剂靠上游的排气通路中配置三元催化剂,使得在吸藏还原型催化剂的NH3生成能力高时通过该吸藏还原型催化剂生成NH3,在吸藏还原型催化剂的NH3生成能力低时通过三元催化剂生成NH3。
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
吸藏还原型催化剂,其配置于稀薄燃烧运转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中,在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为低于理论空燃比的第1浓空燃比时使氮氧化物还原为氨;
选择还原型催化剂,其配置于比上述吸藏还原型催化剂靠下游的排气通路中,以氨为还原剂将排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
三元催化剂,其配置于比上述吸藏还原型催化剂靠上游的排气通路中;和
控制部,其在上述吸藏还原型催化剂的氨生成能力降低时,将向上述三元催化剂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控制为高于上述第1浓空燃比且低于理论空燃比的第2浓空燃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3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