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3764.2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B66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输送带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中,在检修用开口部的门是打开状态时,开关被推入。在这种情况下,乘客输送带处于停止状态。与此相对,在检修用开口部的门是关闭状态时,开关的推入被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乘客输送带处于能够运转状态。根据该安全装置,即使是在开关粘滞于推入状态的情况时,也能够将乘客输送带维持在停止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943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中,存在即使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开关也不被推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门是打开状态时将处于乘客输送带能够运转的状态。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即使门是打开状态时,也能够可靠地使乘客输送带处于停止状态。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具有:开关,其设于乘客输送带的检修用开口部的内侧附近;推杆,其设于所述开关附近,设置在对所述检修用开口部进行打开/关闭的门的背面;以及动作片,其设于所述开关和所述推杆之间,在所述门是关闭状态时与所述门的背面接触而成为将所述开关从推入状态中释放出来的配置,在所述门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通过所述推杆从与所述门相反的一侧接触动作片而移动并成为将所述开关推入的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门是打开状态时,能够可靠地使乘客输送带处于停止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动作片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门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门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动作模式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动作片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动作片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门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门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动作模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另外,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简化乃至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和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在图1中,以打开/关闭在乘客输送带的外侧面板或者层站地板形成的检修用开口部的方式设置了门1。门1在保养检修时等根据需要成为打开状态。在乘客输送带的内侧,在检修用开口部的一个缘部附近设有开关2。在开关2设有柱塞3。柱塞3设置为从开关2向检修用开口部侧沿水平方向突出。柱塞3被设定成,在其被推入开关2侧时使乘客输送带成为停止状态,在从向开关2侧的推入状态中释放出来时使乘客输送带成为能够运转的状态。
在比柱塞3的前端靠检修用开口部的中央侧配置有推杆4。推杆4设置为从门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推杆4形成为前端向开关2侧垂直弯折。在柱塞3和推杆4之间设有机构部5。机构部5具有以机械方式判定门1的开闭的功能。
如图2所示,机构部5形成为,在门1是打开状态时处于将柱塞3向开关2侧推入的状态(状态A)。如图1所示,机构部5形成为,在门1是关闭状态时与门1的背面接触而处于将柱塞3从向开关2侧的推入状态中释放出来的状态(状态B)。
下面,使用图3说明机构部5。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带的安全装置的机构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3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