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能量储存系统及利用该物理能量储存系统的发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4354.X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1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崔炳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炳烈 |
主分类号: | F01B11/00 | 分类号: | F01B11/00;F01B23/10;F01B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能量 储存 系统 利用 发电 方法 | ||
1.一种物理能量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容器气缸,其在气缸室填充有高压气体,并与外部保持气密;
活塞,其内设于所述压力容器气缸的气缸室,并以气密状态区划前侧、后侧气缸室;
活塞杆,其贯通所述活塞的后侧气缸室并以与外部气密的状态设置,其通过外部的物理作用力加压移动;
第一单向阀,其提供从所述前侧气缸室向后侧气缸室的单向移动,以实现与所述活塞的前进移动对应的高压气体的压缩平衡;
第一管路,其以气密状态连接于所述后侧气缸室侧,并用于释放与基于所述活塞的前进移动的活塞杆体积移动量大小的压缩对应的排斥力的储存能量;
控制阀,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释放高压气体的速度和量;
气体发生器,其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并通过由所述控制阀的控制而移动的高压气体来驱动;
第二管路,其以气密状态连接于所述前侧气缸室侧,并使已被用作所述气体发生器的驱动动力的高压气体返回到所述前侧气缸室;以及
第二单向阀,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于防止高压气体向所述气体发生器逆流;
其中,所述物理能量储存系统的各结构部件在与外部隔离密封的状态下,内部高压的高压气体保持压力平衡并处于填充状态的气密压力管线构成,
所述气体发生器包含:
壳体部,其配置有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对应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管路的输入端的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
气体发动机部,其包括:
气缸轴,其枢设于所述壳体部的内部两侧,并在两侧方形成有彼此间以90度交叉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具有贯通有上部孔口、下部孔口的第一气缸室、第二气缸室,所述上部孔口、下部孔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
第一杆活塞、第二杆活塞,其由分别在所述第一气缸室、第二气缸室通过高压气体的加压而滑动移动的活塞,以及配置于所述活塞的两侧并以与所述第一气缸室、第二气缸室气密的状态向外部突出的杆构成;
第一环轴承壳体、第二环轴承壳体,其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外部以可滑动直进移动的方式组装,并以与所述第一杆活塞、第二杆活塞的杆两端部分别结合的状态在两侧具有一对凸轮轴承;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杆活塞、第二杆活塞的直进运动,所述第一环轴承壳体、第二环轴承壳体通过各凸轮轴承以交叉状态分别滑动旋转于所述壳体部的内部形成的两侧的作为凸轮面的偏心内轮并同时直进移动,以使所述气缸轴同步旋转;
发电部,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组装固定于所述壳体部的内周面的所述气缸轴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之间的定子芯,以及支撑并组装所述定子芯的两侧的绝缘体,所述转子包括与所述定子对应地组装于气缸轴的转子芯,以及组装于所述转子芯的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能量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不受所述活塞杆的移动的干扰的位置的、不受所述活塞的最大后退位置的干扰的位置的后侧气缸室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能量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具有贯通连接于前侧轴中心位置的结构,以不受所述活塞的最大前进的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能量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配置于不与所述活塞杆干扰的位置,其与所述活塞杆水平方向地配置于所述活塞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理能量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配置于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三管路上,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导入端的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的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的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炳烈,未经崔炳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43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