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覆及接合衬底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6109.2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1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M.温普林格;B.雷班 | 申请(专利权)人: | EV集团E·索尔纳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02 | 分类号: | B23K20/02;H01L23/48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朱君,刘春元 |
地址: | 奥地利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衬底 方法 | ||
1.一种经由沉积第一材料而对第一衬底(1)涂覆第一扩散接合层(5)的方法,所述第一材料在所述第一衬底(1)的第一表面(1o)上形成所述第一扩散接合层(5),以使所述第一扩散接合层(5)形成具有小于1 μm的与所述第一表面(1o)平行的平均粒直径H的粒表面,其中在所述第一扩散接合层(5)和所述第一衬底(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另外的中间层(5'、5"),并且其中所述另外的中间层(5')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1o)的较大的平均粒直径H'以及横向于所述第一表面(1o)的较大平均粒直径V'。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扩散接合层(5)在所述粒表面上横向于所述第一表面(1o)形成小于1 μm的平均粒直径V。
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均粒直径V小于100 nm。
4.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均粒直径V小于10 nm。
5.如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均粒直径V小于1 nm。
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扩散接合层(5)是横向于第一表面(1o)以小于1 μm的平均厚度t施加。
7.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均厚度t小于100 nm。
8.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均厚度t小于10 nm。
9.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均厚度t小于1 nm。
10.如上述权利要求1-9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另外的中间层(5'、5")经由电化学沉积过程制得。
11.如上述权利要求1-9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扩散接合层(5)是经由物理气相沉积和/或化学气相沉积制得。
12.一种用于将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涂覆的第一衬底(1)与具有第二扩散接合层的第二衬底(3)接合的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骤:
使所述第一衬底(1)的第一扩散接合层(5)与所述第二衬底(3)的第二扩散接合层接触,
将所述衬底(1、3)压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及第二衬底(1、3)间的永久金属扩散接合。
13.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永久金属扩散接合具有大于1.5 J/m2的接合强度。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合强度大于2 J/m2。
15.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合强度大于2.5 J/m2。
16.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压在一起是在0.1和10 MPa之间的压力下进行。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之一的方法,其中制成第一和/或第二扩散接合层(5),以使所述扩散接合层作为固体扩散而发生。
18.如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扩散接合层作为晶界扩散而发生。
19.如权利要求12至16之一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室温和500℃之间的温度下发生。
20.如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室温和200℃之间的温度下发生。
21.如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室温和150℃之间的温度下发生。
22.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室温和100℃之间的温度下发生。
23.如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室温和50℃之间的温度下发生。
24.如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至多12天期间发生。
25.如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至多1天期间发生。
26.如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至多1小时期间发生。
27.如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永久金属扩散接合的形成是在至多15分钟期间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V集团E·索尔纳有限责任公司,未经EV集团E·索尔纳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6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