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6890.3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8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畠山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5/04 | 分类号: | B29C5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条 拉伸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拉伸树脂膜而成的拉伸膜利用其光学各向异性,在各种显示装置中作为起到各种光学功能的光学膜使用。例如已知有在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将拉伸膜用作用于防止着色、扩大视场角等光学补偿等的光学补偿膜。另外,已知有通过将拉伸膜与起偏振器(偏光膜)贴合,从而得到使用拉伸膜作为兼作偏振片保护膜的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
根据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这样的圆偏振片有时需要以如下配置进行贴合:使拉伸膜的面内慢轴等光学轴相对于起偏振器的吸收轴以所希望的角度倾斜。
然而,起偏振器一般是通过在长边方向以高倍率拉伸而得到的,因此由该拉伸形成的吸收轴与长边方向一致的情况居多。与此相对,现有的相位差膜为纵拉伸或者由纵拉伸制造,因此在原理上面内慢轴等光学轴(取向轴)相对于膜的长条方向(输送方向)为0°或90°。因此,如上所述,为了使起偏振器的吸收轴与拉伸膜的面内慢轴倾斜而使它们的关系成为所希望的角度,不得不以特定的角度切割长条的起偏振器和相位差膜(拉伸膜)中的至少一方,以逐张贴合膜片彼此的分批方式进行。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膜上产生不需要的部位分,引起利用效率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另外,由于将长条的起偏振器和相位差膜(拉伸膜)中的至少一方制成膜片来贴附,所以存在如下问题:贴附时它们的轴偏离于所希望的角度,产生轴不均。
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各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使用倾斜拉伸装置,将树脂膜以所希望的角度在倾斜方向拉伸,能够将慢轴等光学轴自由地控制在相对于膜的宽度方向(宽度方向)既非0°也非90°的方向上。
作为这样的制造方法,首先可举出通过使导出长条膜的方向与卷绕拉伸长条膜而成的长条拉伸膜的方向倾斜而进行倾斜拉伸的方法,即使用弯曲式的倾斜拉伸装置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举出通过使左右的把持件行走的导轨等行走支撑件成为弯曲形状而对左右的把持件的移动轨迹长度设置长度差,对树脂膜进行倾斜拉伸的方法。
然而,这样的弯曲式的倾斜拉伸装置虽然有时得到适合的长条拉伸膜,但由于把持件行走的导轨等行走支撑件弯曲,导出长条膜的方向与卷绕拉伸长条膜而成的长条拉伸膜的方向倾斜,所以作为长条拉伸膜的制造装置,在长条膜的宽度方向变宽,有装置整体大型化的趋势。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
因此,作为可节省空间的倾斜拉伸方法,可举出如下方法:使用不必为了倾斜拉伸而弯曲拉伸方向的直线式的倾斜拉伸装置,不需要使导出长条膜的方向与卷绕拉伸长条膜而成的长条拉伸膜的方向倾斜。具体而言,可举出如下的同时双轴倾斜拉伸方法:用多个把持件把持树脂膜的两端部,在输送树脂膜的同时,对把持一个端部的把持件与把持另一端部的把持件的行走速度设置速度差,将树脂膜倾斜拉伸。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
上述同时双轴倾斜拉伸方法是指,使用能够在输送方向和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膜的加宽或收缩的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的方法。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片·膜的倾斜拉伸方法:用纵向的夹具间距随着行走移动而改变的间距可变式的左右夹具分别把持拉伸对象的片·膜的两左右侧边缘部,在上述夹具(把持件)的纵向的夹具间距开始扩大的位置用左侧夹具和右侧夹具相对于片·膜的行进方向赋予方向差,从而该夹具的纵向的夹具间距随着上述夹具的行走移动而扩大,由此进行倾斜拉伸。另外公开了,根据这样的方法,不必对左右夹具的移动轨迹长度赋予长度差就能够进行倾斜拉伸。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如果将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直线式的倾斜拉伸装置制造的长条拉伸膜用于所要求的对比度性能比液晶显示装置高的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显示装置,则有时产生颜色不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11131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即使在使用可节省空间的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也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6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