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77445.9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新川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5/06 | 分类号: | B66B5/06;B66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在例如悬挂单元断裂或控制装置发生故障等异常时使轿厢紧急停止。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电梯装置中,被卷挂于调速机绳轮的调速机绳索与轿厢连接,调速机绳轮以与轿厢的行进速度对应的速度旋转。例如,在由于控制装置的异常等而检测出轿厢超过额定速度而达到第1过大速度时,切断对曳引机的供电,轿厢紧急停止。另外,在轿厢由于悬挂单元断裂等而坠落的情况下,由调速机检测出第2过大速度,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轿厢紧急停止。
但是,调速机绳索必须配置在井道壁与轿厢之间,与其它设备的距离较近,在调速机绳索由于地震等而产生摆动时,调速机绳索有可能干涉或勾挂到其它设备。
对此,提出了不使用调速机绳索而使紧急停止装置动作的动作机构。在该动作机构中,利用伴随轿厢坠落的重力加速度而上下移动的反作用力产生器设于轿厢上,该反作用力产生器通过联杆机构与紧急停止装置的楔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提出了根据由轿厢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轿厢速度以电气方式使紧急停止装置动作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58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04/0830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动作机构中,需要用联杆机构将反作用力产生器和紧急停止装置直接连接,因而动作机构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并且,需要考虑联杆系统的惯性质量和可动部的滑动损耗等决定反作用力产生器的结构,因而在现实中很难构成。另外,即使能够通过异常加速度检测使紧急停止装置动作,也无法进行过速度的检测,因而为了通过过速度检测使紧急停止装置动作,需要另外设置过速度检测单元。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示出轿厢速度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因而不清楚用于使紧急停止装置动作的传感器更适合采用什么样的结构。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不需使用调速机绳索,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检测轿厢的过大速度并在检测出过大速度时使轿厢适当停止。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制动装置,其对轿厢的行进进行制动;加速度检测器,其搭载于轿厢,产生与轿厢的行进方向的加速度对应的加速度信号;以及轿厢速度监视部,其根据加速度信号求出轿厢的行进速度,在轿厢的行进速度达到预先设定的过大速度时,通过制动装置使轿厢停止。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在轿厢搭载产生与轿厢的行进方向的加速度对应的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检测器,轿厢速度监视部根据加速度信号求出轿厢的行进速度,在轿厢的行进速度达到预先设定的过大速度时,通过制动装置使轿厢停止,因而不需使用调速机绳索,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检测轿厢的过大速度并在检测出过大速度时使轿厢适当停止。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一部分方框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加速度检测器的概要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加速度检测器的概要的结构图。
图4是用一部分方框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用一部分方框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在图中,轿厢1和对重2被悬挂单元3吊挂在井道内,通过作为驱动装置的曳引机4而升降。在井道内设置有对轿厢1的升降进行引导的一对轿厢导轨(未图示)、和对对重2的升降进行引导的一对对重导轨(未图示)。
曳引机4具有驱动绳轮5、使驱动绳轮5旋转的曳引机电机(未图示)、以及对驱动绳轮5的旋转进行制动的第1曳引机制动器6a和第2曳引机制动器6b(电磁制动器)。悬挂单元3被卷挂于驱动绳轮5。悬挂单元3采用多条绳索或者多条带。
各个曳引机制动器6a、6b具有:制动轮(鼓或者盘),其与驱动绳轮5同轴接合;制动靴,其接近或离开制动轮;制动弹簧,其将制动靴按压于制动轮而施加制动力;以及电磁铁,其抗拒制动弹簧使制动靴从制动轮离开而解除制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7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