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性评价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8164.5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7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相良和彦;秋山高行;长谷川清;牧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文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映像信息 信息分析系统 客户端系统 视听 感性评价 生物信号 接收机 报告发送 测量装置 商品开发 生存周期 生物指标 统计结果 网络发送 问卷调查 终端发送 制作 佩戴 感性 测量 传送 分析 发送 终端 营销 申请 | ||
1.一种感性评价系统,其具备客户端系统、信息分析系统、信息收集装置、测量装置以及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客户端系统向上述信息分析系统发送与映像信号有关的评价请求,向各实验参加者进行视听的接收机或上述终端发送上述实验参加者视听的上述映像信号,
上述终端经由上述信息收集装置向上述信息分析系统发送在上述实验参加者视听上述映像信号的期间通过上述实验参加者佩戴的上述测量装置测量出的生物信号,
上述信息分析系统分析上述生物信号,根据分析结果制作与上述映像信号有关的报告,将制作的报告发送给上述客户端系统,
上述信息分析系统进行如下处理:
对每个佩戴位置标签将通过多个测量装置测定到的测定数据进行分类,计算分类后的每个佩戴位置标签的测定波形数据图形,
根据上述测定波形数据图形的面积、峰值、峰值的位置计算每个佩戴位置标签的强度图形,以及
根据上述测定波形数据图形和强度图形抽出上述分析结果,
上述信息分析系统对上述映像信号赋予时间戳,
上述测量装置对上述测定数据赋予时间戳,
上述信息分析系统调整对上述映像信号赋予的多个时间戳和对上述测定数据赋予的多个时间戳的时间戳之间的时间轴,根据调整结果得到上述分析结果,
上述信息分析系统还进行如下处理:
保存上述测量装置的每个佩戴位置的生物信号的多个组图形,以及
比较上述多个组图形和上述测定波形数据图形的类似度,计算上述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显示重叠了上述实验参加者的脸和在该脸上应该佩戴上述测量装置的佩戴位置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量装置具备自身位置显示部,
上述终端在重叠了上述实验参加者的脸和在该脸上应该佩戴上述测量装置的佩戴位置的图像上,进一步显示上述自身位置显示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客户端系统根据上述接收到的分析结果,向上述信息分析系统和上述信息收集装置发送计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上述实验参加者的人数、测量出的数据的大小、上述信息分析系统的CPU占用时间、上述信息收集装置的CPU占用时间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生成上述计费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量装置向上述生物信号赋予该测量装置的装置标识符后将该生物信号发送给上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量装置包含向生物的一部分照射光来测定透射光的近红外分光装置,或测定生物的一部分的电信号的脑波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通过对上述实验参加者的拍摄图像进行变换从而使其与标准模型一致,来计算变换参数,利用上述计算出的变换参数,在上述拍摄图像上显示上述佩戴位置的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根据在拍摄图像上显示的上述实验参加者佩戴的光源的位置,设定x、y坐标轴,根据上述坐标轴决定佩戴位置的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分析系统具备保存带坐标的多个脸图像的数据库,
上述终端向数据库发送拍摄到的实验参加者的图像,从上述数据库中存储的带坐标的多个脸图像中,根据类似度最高的脸图像,决定上述测量装置的佩戴位置的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81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识别交通标志牌的车辆用影像识别系统
- 下一篇:货运的客户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