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式双流化床污泥干化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0717.1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群星;严建华;王飞;余渡江;池涌;李晓东;蒋旭光;马增益;陆胜勇;金余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F23G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双流 污泥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与环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双流化床污泥干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焚烧是处理废弃物十分有效的方法,对于污泥来说,焚烧可以最大化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流化床污泥焚烧是一种典型的处理污泥焚烧的方法,而在污泥焚烧之前,要经过污泥的预处理,目的是降低污泥的含水率。目前国内污泥的预处理一般采用专门的污泥干化机设备,再将预处理后的污泥送至焚烧设备进行焚烧,这样一来,不但设备花费昂贵,消耗需要预处理的能源代价大,而且工艺流程复杂,脱节,不便于操作和控制。国内最新的污泥干化焚烧一体设备是将污泥干化机和污泥焚烧流化床连为一体,利用污泥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加热导热油或者蒸汽,再利用导热油或者蒸汽加热干化污泥,虽然省去了干化污泥所需要的电能,达到了资源充分利用。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污泥干化机设备本身的花费昂贵;导热油循环系统需要消耗能源;系统多了一道工序变得复杂,不易于控制操作等。
综上所述,有必要开发一种污泥干化和焚烧一体化的系统,而双流化床系统集污泥干化和焚烧为一体,利用污泥焚烧产生的高温小颗粒直接加热干化污泥。结构合理,工序简单,同时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消耗能源代价小,也便于控制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污泥干化和焚烧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双流化床污泥干化燃烧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集成式双流化床污泥干化燃烧装置,它包括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和惯性分离器;其中,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顶部具有湿污泥给料口和污泥干化乏气导流管接口,侧壁上部具有污泥溢流管接口,侧壁下部具有高温分离颗粒回送管接口,底部具有送风口;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的顶部具有烟气排放管接口,侧壁上部具有污泥干化乏气导流管接口,侧壁下部具有污泥溢流管接口,底部具有送风口;惯性分离器的顶部具有高温烟气排放口,侧壁具有烟气排放管接口,底部具有高温分离颗粒回送管接口;所述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和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之间连接污泥溢流管和污泥干化乏气导流管;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和惯性分离器之间连接高温烟气排出管;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和惯性分离器之间连接高温分离颗粒回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集成式双流化床污泥干化焚烧装置,设备简单,整个系统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便于操作和控制;湿污泥给料、高温小颗粒回热、一次风装置均为自动控制,节省消耗和人力;湿污泥在流化床内流化干化,受热均匀稳定;利用污泥焚烧产生的高温小颗粒直接加热干化湿污泥,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减少设备投资和能源、人力消耗;污泥流化床焚烧稳定,温度高,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1、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2、惯性分离器3、污泥溢流管4、污泥干化乏气导流管5、高温烟气排出管6、高温分离颗粒回送管7、湿污泥给料8、干燥一次风9、燃烧一次风10、高温烟气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集成式双流化床污泥干化燃烧装置包括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1、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2和惯性分离器3,其中,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1顶部具有湿污泥给料口和污泥干化乏气导流管接口,侧壁上部具有污泥溢流管接口,侧壁下部具有高温分离颗粒回送管接口,底部具有送风口。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2的顶部具有烟气排放管接口,侧壁上部具有污泥干化乏气导流管接口,侧壁下部具有污泥溢流管接口,底部具有送风口。惯性分离器3的顶部具有高温烟气排放口,侧壁具有烟气排放管接口,底部具有高温分离颗粒回送管接口。
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1和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2之间连接污泥溢流管4和污泥干化乏气导流管5。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2和惯性分离器3之间连接高温烟气排出管6。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1和惯性分离器3之间连接高温分离颗粒回送管7。所述高水分污泥流态化脱水装置1和低水分污泥流态化燃烧装置2均为流化床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0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激光标识功能的PA/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贴条修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