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0970.7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6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丽;王平;张艺;赖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内毒素 作用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内毒素对机体造成的损害,除其本身的毒性作用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刺激炎症细胞和非炎症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系列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内毒素是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用于临床和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的抗内毒素治疗的措施有:①清除和中和内毒素,如脂质A合成抑制剂、抗内毒素抗体、重组HDL、多粘菌素B与不溶性纤维相互连接装置成的血液灌流系统等;②应用抗LBP抗体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阻断LPS与LBP结合;③应用抗CD14抗体阻断LPS-LBP复合物与CD14的结合;④阻断胞浆内信号级联反应,如抑制NF-KB、MAPK38、SOCS等;⑤影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合成等。但由于内毒素发病机制复杂,一些已上市药物由于作用环节单一,临床收效甚微,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泻心汤为医圣张仲景名方,记载于《金匮要略》泻心汤(异名:泻心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三),由大黄、黄连和黄芩三味药组成,又称“三黄汤”或“泻心汤”,全方重在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原为治疗邪火内炽,迫血妄行,症见吐血、衄血等等的中医常用方剂,功效卓著。后世广泛用于里热火毒之证,为历验不爽之名方,现代主要用于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发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代泻心汤主要用于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及上消化道出血,在日本则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方对感染性疾病而呈三焦热盛者,特别是急性感染性疾病疗效较好。尤其以对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等为佳。本方对于因热甚而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多种出血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为佳。
在泻心汤“拆方”研究中,发现大黄-黄连药对在煎煮时,由于黄连的小檗碱成分分别与大黄鞣质和蒽醌类成分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物,结果汤剂中的蒽醌类成分和小檗碱成分的含量较之单煎药材均有所降低,而且降低的量与两药的配伍比例有关,配伍比例相差越大,则被研究成分下降的程度也越大。薛燕周同惠王小民.用LC/MS/MS和RP-HPLC法对泻心汤煎煮产生的沉淀物的研究.药物分析杂志,1999,19(4):36-37.单味大黄、黄连和黄芩基础实验研究开展得较为深入,但仍存在着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的脱节现象,既往那种分离、提取、再合成的研究方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失去了复方药味有机配伍的特性。研究该方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为何物,目前配伍是否为最佳配伍等,这是经方应用与发展所必须探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质量稳定、可控性强,药效明确的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黄芩1份、大黄1-15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黄芩1份、大黄2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由黄芩、大黄的原生药材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所述的活性成分为黄芩提取物、大黄结合蒽醌、大黄游离蒽醌。
其中,所述的活性成分为:黄芩提取物、大黄游离蒽醌,其重量配比为:
黄芩提取物1-4份、大黄游离蒽醌1-4份。
进一步优选地,黄芩提取物、大黄游离蒽醌的重量配比为:
黄芩提取物1份、大黄游离蒽醌2份;黄芩提取物1份、大黄游离蒽醌4份;黄芩提取物3份、大黄游离蒽醌2份。
其中,所述的活性成分为:黄芩提取物、大黄结合蒽醌,其重量配比为:
黄芩提取物1-4份、大黄结合蒽醌1-4份。
进一步优选地,黄芩提取物、大黄结合蒽醌的重量配比为:
黄芩提取物3份、大黄结合蒽醌4份;黄芩提取物2份、大黄结合蒽醌3份;黄芩提取物3份、大黄结合蒽醌2份。
所述的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在80%以上。大黄游离蒽醌,以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计算在50%以上。
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黄芩、大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0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架
- 下一篇:一种在单晶硅晶圆上实现高速率沉积SiO2薄膜的背封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