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2776.2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卫;李文文;陈一维;魏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B32B27/08;B32B27/30;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程新霞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多功能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的中间层为高强度聚四氟乙烯基体膜(3),与高强度聚四氟乙烯基体膜(3)相邻的上下两层膜分别为聚烯烃膜(2)、聚烯烃膜(4),聚烯烃膜(2)、聚烯烃膜(4)的外层分别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膜(1)、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膜(2)、聚烯烃膜(4)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膜(1)、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膜(5)为分子量在20万-60万的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聚四氟乙烯基体膜(3)的厚度为2-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为平均分子量在100万-300万的高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丙烯。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所述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权利要求1-5所述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高强度聚四氟乙烯基体膜(3)经电晕、紫外光、化学氧化中的一种方法进行前处理;
(2)将重量比为有机溶剂5%-10%的聚烯烃,重量比为有机溶剂1%-10%的造孔剂,与有机溶剂在20-60℃恒温水浴中机械搅拌得到聚烯烃膜(2)、聚烯烃膜(4)液;
(3)通过浸渍、喷涂或涂布的方式将上述步骤2所制备的聚烯烃膜(2)、聚烯烃膜(4)液转移到步骤1所预处理的高强度聚四氟乙烯基体膜(3)上,然后于10-1-10-2Torr、70-110℃下真空干燥成型,将干燥成型所得物以萃取剂萃取出造孔剂,真空除去萃取剂,即得聚烯烃/聚四氟乙烯/聚烯烃复合膜;
(4)将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物和聚合物单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增塑剂并以一定温度加热溶解,然后再加入引发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得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膜(1)、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合物膜(5)液;
(5)通过浸渍、喷涂或涂布的方式将上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膜(1)、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膜(5)液转移到步骤3所制备的复合膜上,然后在25-100℃下交联并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为乙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造孔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为丙酮,石蜡为造孔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多功能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与丙酮的混合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27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 下一篇:节能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