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翼式单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3160.7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程涵;余莉;冯云明;杨雪;甘小娇;展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1/00 | 分类号: | B64C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式 单人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属旋翼式单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根据现在国防,应急救生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人们期望一种飞行安全,使用方便的经济适用超小型单人飞行器。现在的单人飞行器均由直升飞机,旋翼机,热气球,飞艇和动力伞变形而来。直升飞机类的单人飞行器为省去尾桨结构大多采用双螺旋桨反向转动,使飞行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热气球和飞艇类的单人飞行器造价不菲,体积庞大,受天气影响大,驾驶困难。飞行伞类单人飞行器虽然造价低廉,但驾驶复杂,可靠性差。旋翼机结构简单,且只有背部螺旋桨需要动力,在飞行过程中,即使发动机故障熄火,旋翼可实现自转下降,安全性也高,很适合作为单人飞行器的原型,但其偏航控制需垂尾舵面运动,俯仰控制需旋翼俯仰,使结构无法进一步简化,控制系统复杂,操纵困难,现虽有的一些改进方案,也需要使用液压控制或复杂机械结构。为实现单人飞行器结构简单,灵活易操控的目标,需要提出和研究一种新颖的飞行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巧轻便,结构简单,驾驶容易且灵活可靠的单人飞行器,即一种旋翼式单人飞行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翼式单人飞行器,包括背包、旋翼、外罩以及螺旋桨,其中旋翼设置在所述背包的上端,所述的外罩设置在背包的背面,在所述外罩内设置所述的螺旋桨,在所述的外罩上还设置有一驱动所述螺旋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上设置有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所述的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且第一铰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其中第一铰接点通过第一球型铰连接在外罩上,在外罩两侧各设置一操纵杆,所述的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分别与外罩一侧的操纵杆铰接。
在所述操纵杆水平部分内设置有滑槽,在滑槽内设置有一球状滑块,在滑槽内的球状滑块两侧分别设置一复位弹簧,在所述的球形滑块上还连接有一联接固定件,该联接固定件与所述的背包固接,在所述的其中之一操纵杆的垂直段安装点火调速器。
所述旋翼的旋翼头采用跷跷板连接,旋翼通过轴承和背包上的杆状结构联接,背包中装有燃油,通过输油软管将油输入安装在外罩上的发动机,在所述背包背面设置有有一短杆,所述外罩通过位于第一铰接点的第一球铰链与背包上的短杆结构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小巧轻便,结构简单,驾驶容易且灵活可靠,通过手动控制即可实现单人飞行器偏航俯仰的方向控制,简化了旋翼机转向控制方式。可作为个人飞行交通工具用于侦查,意外事故应急逃生,航拍,森林防火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外观图。
图2是操纵杆水平段立体示意图。(将内滑槽上部隐去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3是操纵杆中球状滑块自由度示意图。
图4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
图6是点火调速器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球铰链剖面与外罩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对飞行器作低头控制时的操纵装置侧视示意图和整机受力图。
图9是本发明对飞行器作仰头控制时的操纵装置侧视示意图和整机受力图。
图10是本发明对飞行器作右向偏航控制时的操纵装置俯视示意图和整机受力图。
图11是本发明对飞行器作左向偏航控制时的操纵装置俯视示意图和整机受力图。
图中:1、旋翼,2、背包,3、背带,4、快卸机构,5、点火调速器,6、操纵杆,7、外罩,8、螺旋桨,9、第一球铰链, 10、发动机,11、输油软管,12、第二球铰链,13、复位弹簧,14、内滑槽,15、球状滑块,16、联接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发明包括旋翼1,背包2,背带3,快卸机构4,点火调速器5,操纵杆6,外罩7,螺旋桨8,第一球铰链9,发动机10,输油软管11,第二球铰链12,复位弹簧13,内滑槽14,球状滑块15,联接固定件16。其中旋翼1的旋翼头采用跷跷板连接,在飞行器姿态变化时能达到动稳定。旋翼1通过轴承和背包2上的杆状结构联接,背包2中装有燃油,可通过输油软管11将油输入安装在外罩7上的发动机,发动机10驱动背部螺旋桨8转动,提供动力。外罩7通过第一球铰链9与背包2上的短杆结构相连。操纵杆6与外罩7通过球第一铰链9联接,通过手动推拉操纵杆6倾斜螺旋桨8可实现单人飞行器偏航俯仰的方向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31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