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列车通信系统中基于位置信息和接收波束成形的智能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4238.7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张朝阳;王超;戚翠玲;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08 | 分类号: | H04W36/08;H04W52/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列车 通信 系统 基于 位置 信息 接收 波束 成形 智能 切换 方法 | ||
1.一种高速列车通信系统中基于位置信息和接收波束成形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列车以速度v沿已知轨迹行驶于蜂窝网中,蜂窝半径R,载波频率fc,列车车顶装备有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多根天线,数量为M,间距为d,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都装备有单天线,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首先将信号传到列车上的M根天线,然后此M根天线再将信号转发到车厢内用户,起到中继的作用,此处只考虑基站到多根天线中继的下行链路;下行链路建模为莱斯衰落,信道增益矩阵
步骤(1.1)、在列车刚进入两蜂窝重叠处进行基站的功率分配,服务基站、目标基站得到的功率PS、PT由下述方程组获得:
PS+PT=P
PS≥0,PT≥0
式中为列车针对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的多普勒频移,Ts为一个符号的时间,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即真空中3×108m/s,采用牛顿微分法解此方程,得到PS、PT;
步骤(1.2)、在时间Δt内,服务基站、目标基站根据步骤(1.1)中分配的功率对需要传输的不同信源消息进行独立编码并发送;
步骤(1.3)、在接收端基于两个维度为1×M的接收矢量cS和cT进行接收波束成形,接收波束成形矢量表示为
cS=Cheb.*vH(φS)
cT=Cheb.*vH(φT)
式中Cheb为维度1×M的切比雪夫窗矩阵,作用在于抑制旁瓣,vH(φS)、vH(φT)为v(φS)、v(φT)的共轭转置,维度为1×M,.*为点乘运算
式中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即真空中3×108m/s;
步骤(1.4)、接收端对根据两个接收波束成形矢量得到的两路信号进行独立译码;
步骤(1.5)、重复步骤(1.2)到步骤(1.4),直至经过时间Δt之后,对两基站信号大尺度衰落、入射角、两路信号多普勒频移进行更新,对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分配的功率进行更新,对接收波束成形矢量进行更新,更新完成后,重复步骤(1.2)到步骤(1.4),此过程不断循环,直至列车驶出两蜂窝重叠处,功率全部分配到目标基站,目标基站成为新一个服务基站,切换过程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位置信息和接收波束成形的高速列车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蜂窝重叠处,每间隔Δt时间,参数进行一次更新,其更新过程如下:
步骤(2.1)、更新中继天线到服务基站、目标基站的距离,
DS′=DS+vΔtsinθS
DT′=DT+vΔtsinθT
式中,DS′、DT′为下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到中继天线距离,DS、DT为下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到中继天线距离,θS、θT为前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入射角;
步骤(2.2)、更新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的大尺度衰落的倒数,
式中为下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到中继天线的大尺度衰落倒数,为前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到列车的大尺度衰落的倒数,θS、θT为前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入射角;
步骤(2.3)、更新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入射角,
θS′=θS+ΔθS
θT′=θT+ΔθT
式中θS′、θT′为下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入射角,θS、θT为前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入射角,
步骤(2.4)、更新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在列车接收端的多普勒频移,
式中为下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针对列车的多普勒频移,为前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针对列车的多普勒频移,θS、θT为前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到列车入射角,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即真空中3×108m/s;
步骤(2.5)、更新多普勒干扰因子αS、αT
式中αS′、αT′为下一时隙的多普勒干扰因子,αS、αT为上一时隙的多普勒干扰因子,Ts为一个符号的时间,θS、θT为前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到列车的入射角,ΔθS、ΔθT如步骤(2.3)所述,为入射角的增量,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即真空中3×108m/s;
步骤(2.6)、更新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分配的功率,将步骤(2.2)中得到的大尺度衰落倒数更新值步骤(2.5)中得到的多普勒干扰因子更新值αS′、αT′代入步骤(1.1)中的功率分配方程,得到:
PS′+PT′=P
PS′≥0,PT′≥0
解此方程,得到下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分配的功率PS′、PT′;
步骤(2.7)、更新接收波束成形矢量
cSΔ=cS.*vH(ΔφS)
cT′=cT.*vH(ΔφT)
式中.*为点乘运算,其中
式中cS′、cT′为下一时隙波束成形矢量,cS、cT为前一时隙波束成形矢量,θS、θT为前一时隙服务基站、目标基站信号入射角,ΔθS、ΔθT如步骤(2.3)中所述,exp(.)为指数运算,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42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尔夫球杆的帽套
- 下一篇:一种新型乒乓球拍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