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氏乳杆菌菌株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4366.1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力菲生物医药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A61P15/02;A61P31/02;A61P31/04;A61P31/10;A61P33/02;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凤桐;周建秋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洞庭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氏乳 杆菌 菌株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氏乳杆菌的菌株以及该菌株的用途。
背景技术
健康妇女阴道中存在着一些优势菌群,这些优势菌群对维持阴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优势菌群通过分泌乳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物质起到杀灭致病菌的作用。同时,在阴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竞争黏附作用起到生物屏障的作用,阻止了致病菌在阴道的繁殖。
但是抗生素的使用、不良卫生习惯、环境、放化疗、精神压力等诸多原因可以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使优势菌群数量减少,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各种阴道疾病如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幼儿性阴道炎、月经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等。
通过外源菌的介入来恢复阴道乳杆菌优势,从而达到正常阴道菌群的平衡状态是预防和/或治疗阴道炎症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已知的外源菌对致病菌的拮抗作用仍然较弱,难以满足实际的临床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致病菌的拮抗作用较强的外源菌菌株,该菌株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的临床应用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从志愿者的阴道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乳杆菌,出乎意料地发现该乳杆菌菌株具有较强的对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由此得到了本发明。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株,该菌株为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的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6361。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菌株在制备用于预防阴道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菌株在制备用于治疗阴道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菌株在制备阴道护理用品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菌株在制备外生殖器卫生用品中的用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多种致病菌的拮抗作用。此外,本发明的菌株还具有更高的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以及更高的产乳酸能力。因而本发明的菌株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的临床应用需求。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生物保藏
本发明的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菌株,于2012年7月17日被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保藏单位的缩写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636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株,该菌株为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的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6361。
其中,该菌株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16S rDNA序列。16S rDNA序列是编码16S rRNA的DNA序列,在菌株的分类和/或鉴定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中,该菌株在MRS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直径0.5-0.75mm,表面粗糙,在显微镜下呈革兰氏染色阳性短杆菌。
其中,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可以采用已知的加氏乳杆菌的培养方法,例如,该菌株可以在MRS液体培养基和MRS固体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其中,该菌株的生长温度可以为常规的温度,例如,生长温度可以为36-38℃。
本发明中,MRS液体培养基是指由10g的蛋白胨、5g的酵母膏、10g的牛肉膏、20g的葡萄糖、5g的乙酸钠、2g的柠檬酸铵、1mL的吐温-80、0.58g的MgSO4·7H2O、0.25g的MnSO4·4H2O、2g的K2HPO4和1000mL的蒸馏水混合,调节pH值为6.2-6.4并且经121℃高压蒸汽灭菌后得到的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力菲生物医药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欣力菲生物医药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4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镂空孔的F型3dB电桥
- 下一篇:一种进食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