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5223.2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郭蓉萍;孙浩;苏长华;唐平;彭倩;曹永兴;张海龙;方超;杜玮;顾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0/06 | 分类号: | H01F30/06;H01F27/4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61007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行业设备,尤其是一种新型智能变压器。
背景技术
依靠先进的材料、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集约化开发、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是我国电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变压器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根据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需求,电网中部分老旧设备进行了智能化的改造,新的设备也通过配置智能组件的方式实现了变压器的智能化。然而现有的智能化技术大多是通过在变压器外部加装传感器,通过监测装置收集设备的状态参量,进而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评估。现有的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存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数据格式,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结构,难以推广应用和实施;同时很多系统传感器单一,准确性和可靠性差,整个系统误报率高,状态评估可靠性低。变压器智能组件的出现将多种状态参量的监测装置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模块化设计,解决了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的问题,但引外部环境干扰等诸多因数影响而产生的准确性、可靠性差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随着智能电器设备的发展,一、二次设备融合是未来智能高压电器设备的发展方向,电器设备可以通过状态感知和指令执行元件,实现状态的可视化、控制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其中,传感器内嵌技术是智能电器发展中关键技术。内嵌传感器在一次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预埋在设备内,通过预留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可以直观、真实的反应设备内部的情况;同时可以避免外部环境影响,提高传感器的准确性。目前,已经有部分一次设备生产厂家,尝试将传感器植入一次设备内部,例如,光纤光栅内嵌如电磁线直接测量绕组内部温度和应力,导线光纤测温,断路器内嵌传感器等。然而,关于变压器的内嵌传感器技术并未见相关的深入研究,更没有相应的信息采集系统组成基于内嵌传感技术的新型智能变压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变压器,能实时监测变压器工作状况,正确判断变压器运行状态,实现变压器的智能化。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智能变压器,其包括变压器和信息采集转换装置,所述变压器的内壁处设置有UHF传感器,所述变压器内每个顶角处均设置有超声传感器,所述变压器内的下夹件处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变压器的铁心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应力传感器,所述铁心接地引出线处设置有HFCT传感器,传感器的信号线连接至变压器顶部的引出端子上。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特点如下:
1)、该新型智能变压器,通过在变压器内部嵌入UHF、超声、振动、应力、HFCT等多种传感器,通过变压器顶部的引出端子将各种类型的传感信号引出,根据各种信号的特点配以多功能、多通道的变压器状态信息采集转换装置,将各种物理信号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根据预先设计的变压器状态分析及故障诊断模型对设备状态进行判别,并根据判别结果实时记录下变压器异常或者故障状态下的各类状态参量信息,可以直观、真实的反应设备内部的情况,同时可以避免外部环境影响,提高传感器的准确性;
2)、该新型智能变压器,通过向变压器内部嵌入传感器实现对变压器运行状态的深入了解,能实时监测变压器工作状况,正确判断变压器运行状态,实现了变压器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信息采集转换装置示意图;
其中:1-变压器、2-信息采集转换装置、3-油箱、4-引出端子、5-低压套管、6-高压套管、7-高压绕组、8-铁心、9-铁心接地引出线、10-上夹件、11-低压绕组、12-垫块、13-下夹件、14- UHF传感器、15-超声传感器、16-振动传感器、17-应力传感器、18-HFCT传感器、19-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无油SF6气体半封闭压缩机系统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两挡式自动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