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氮化铜薄膜的一次写入型双面光盘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5350.2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鳌;赵晋阳;李晓峰;陈晃毓;潘聪;王志姣;杨涛;杨建平;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B7/241 | 分类号: | G11B7/241;G11B7/26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氮化 薄膜 一次 写入 双面 光盘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氮化铜薄膜的一次写入型双面光盘,其特征在用于该双面光盘主要分为五层,依次包括第一基板(1)、第一记录层(2)、吸收层(3)、第二记录层(4)和第二基板(5);
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5)分别是光盘的第一层和第五层,它们是光盘其它部分的载体,也是整个光盘的物理外壳;
第一记录层(2)和第二记录层(4)分别是光盘的第二层和第四层,它们是烧录时刻录信号的地方,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氮化铜薄膜一次性光存储介质,由于烧录前后的反射率不同,读取不同长度的信号时,通过反射率的变化形成0与1信号,借以读取信息;
吸收层(3)是光盘的第三层,它是吸收多余红外线的区域,将透过第一记录层(2)和第二记录层(4)的多余红外线吸收。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氮化铜薄膜的一次写入型双面光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具体为:
a. 选择稳定性强的透明材料为基底,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制备出两份镀有氮化铜薄膜的基底;
b. 在完成上一步后,将两份镀有氮化铜薄膜的基底加工成所需的相同尺寸和形状,其中之一的基底作为第一基板(1),氮化铜薄膜作为第一记录层(2),另外的基底作为第二基板(5),氮化铜薄膜作为第二记录层(4);
c. 上述加工完成后,将具有良好吸收红外线能力的材料填充在第一记录层(2)与第二记录层(4)之间,并将它们粘贴起来,使其夹在第一记录层(2)与第二记录层(4)之间作为吸收层(3),将透过氮化铜薄膜记录层的红外线吸收;
d. 上述加工全部完成后得到基于氮化铜薄膜的一次写入型双面光盘。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氮化铜薄膜的一次写入型双面光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制备出两份镀有氮化铜薄膜的基底,是在真空度为1Pa的真空室,以Cu为靶材,N2为反应气体制备的,待其自然冷却后将其取出,然后将其加工作为基板和记录层。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氮化铜薄膜的一次写入型双面光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性强的透明材料为K9玻璃、石英玻璃或PC材料。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氮化铜薄膜的一次写入型双面光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良好吸收红外线能力的材料为红外吸收颜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3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磨砂层的不锈钢带
- 下一篇:瓶盖进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