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单臂双层停车设备的移动轮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5443.5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平;吴威;钟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龙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0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孝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层 停车 设备 移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臂双层停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臂双层停车设备的移动轮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单臂双层停车设备的移动轮组结构,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022016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无避让型立体停车位,其中了公开了后支撑轮机构,即类似于所述的移动轮组结构,包括支架、上轮、下轮及工字形轨道,下轮延伸入工字形轨道两侧的凹槽中,且下轮连接于支架;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下轮与工字形轨道凹槽内壁的摩擦,下轮会磨损,从而易使支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导致不安全,支撑轮机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单臂双层停车设备的移动轮组结构,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且使用寿命较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单臂双层停车设备的移动轮组结构,包括支架、两侧具有凹槽的轨道、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够沿轨道长度方向滚动的驱动轮、设于所述支架且分别能够卡于相应凹槽的夹紧轮,所述夹紧轮包括与所述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套筒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轴的滚轮,所述支架与套筒轴之间设有调整垫。
当滚轮由于与轨道凹槽的摩擦而磨损时,可以通过拆除调整垫或减少调整垫厚度,从而可以使套管轴通过螺钉的拧入而更为深入凹槽,从而使该移动轮组机构在移动过程中,仍平稳移动,不至于过分倾斜和晃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调整垫呈环状,套于所述螺钉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驱动轮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两侧之间的转轴、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自润滑套一、套于所述自润滑套一的转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轮与支架之间设有自润滑垫。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滚轮与套筒轴之间设有自润滑套二。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调整垫的厚度为0.5-1cm。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有效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轨道,21、凹槽,3、驱动轮,31、转轴,32、自润滑套一,33、转轮,34、自润滑垫,4、夹紧轮,41、套筒轴,44、自润滑套二,42、滚轮,43、调整垫,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单臂双层停车设备的移动轮组结构,包括支架1及轨道2,支架1呈倒U形,轨道2位于支架1的两侧壁之间;轨道2的两侧具有凹槽21,呈“工”形。
轨道2上方设有驱动轮3,驱动轮3包括设于支架1两侧之间的转轴31,转轴31外套设有自润滑套一32,自润滑套一32外套有转轮33,在转轮33与支架1侧壁之间还设有自润滑垫34;转轮33压紧于轨道2上端面,能够沿轨道2长度方向在轨道2上端面上滚动。
支架1的侧壁上设有夹紧轮4,夹紧轮4延伸入凹槽21中,从而当支架1单边受力时,可以使相应的夹紧轮4与对应的凹槽21内壁抵触,从而实现将夹紧轮4卡于相应凹槽21,进而实现支架1在移动过程中,不晃动,平稳前进,以提高安全性;夹紧轮4包括通过螺钉5与支架1相应侧壁固定连接的套筒轴41,套筒轴41延伸入凹槽21中,套筒轴41外套设有自润滑套二44,自润滑套二44外设有滚轮42;为能在滚轮42磨损后,仍能使滚轮42与凹槽21内壁之间保持合适的张力,在支架1侧壁与相应的套筒轴41之间设有调整垫43,调整垫43的厚度为0.5-1cm,且呈环状,套于相应的螺钉5上;调整垫43为一片或两片或多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龙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龙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