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浇注大方坯的多孔浸入式水口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05456.2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峰;张立;郑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肖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浇注 大方 多孔 浸入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入式水口,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浇注大方坯的多孔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浸入式水口是钢液从中间包流入结晶器的通道,其功能是将水口浸入到结晶器内的钢液面下进行浇注的管道,以防止浇注中钢液的二次氧化。浸入式水口除了具有保护钢流、防止钢液二次氧化的功能外,还可以改变注流在结晶器内的流动状态,防止注流冲刷凝固层造成漏钢和拉裂,减小注流的冲击深度,促进夹杂物在结晶器内上浮,并分散注流带入的热量,有利于坯壳的均匀生长。因此,优化设计浸入式水口,改善结晶器内的流场和温度场,一直是冶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在连铸结晶器广泛使用的浸入式水口有单孔直筒型(见图1)、双侧孔型(见图2)和多孔型水口(见图3、图4)。单孔直筒型水口1一般仅用于断面小的方坯。板坯浇注普遍使用双侧孔型水口2。矩形坯或大方坯的浇注,既有采用单孔直筒型水口1也有采用双侧孔型水口2和多孔型水口3或4的。在浇注时,由于选用水口结构不同,钢液在结晶器内冲击深度、流动状态和温度分布也各不相同。
采用单孔直筒型水口,高温钢水随水口直接冲入铸坯液相穴深处。缺点是整个结晶器液面死寂,渣面传热不良,影响保护渣熔化效果。另外,钢液中的夹杂物一旦从水口进入结晶器内,很难有机会再次上浮至液面。
采用现有的双孔型或多孔型水口,结晶器内部高温区集中在上部,在液面附近温度较高,有利于保护渣的熔化,能够更有效地保护铸坯,防止被空气氧化;熔融的保护渣沿弯月面下滑至铸坯与结晶器器壁之间,能够更好地起到润滑的效用,有效地减小拉坯阻力。这也是目前大方坯浇注较多采用的浇注方式。在其使用过程中,钢液从水口侧孔出来后沿直线运动,扩张流向结晶器的壁面,其对初始坯壳形成很强的冲击。流股到达结晶器壁面时分为向上和向下两个流股。向上的流股在液面附近形成漩涡回流区,这个回流对夹杂物的上浮及结晶器液面的波动和卷渣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个回流的表面速度对保护渣的熔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采用双孔或多孔水口浇注大方坯时,在结晶器上部的回流的湍动情况,会对铸坯的表面和内部质量造成重要影响。
然而,在板坯结晶器中普遍采用的双孔结晶器水口,在方坯上使用却存在着固有的问题。由于方坯结晶器的长宽尺寸相近,使得无水孔的一侧新增钢液较少,在结晶器相邻两侧面的速度差异很大,导致成分和温度分布不均。铸坯相邻面之间存在很大的温度差,使铸坯内部产生的热应力增加,容易诱发产生裂纹、偏析等缺陷。
而当大方坯采用常规四孔水口或多孔水口浇注时,结晶器的高温区集中在中上部,较之采用双孔水口的情况,成分、温度分布趋于均匀,且铸坯相邻面之间的温度差明显减小,减小偏析度,降低了裂纹产生的可能性。但由于在水口末端开出多个孔口,在水口末端耐材结构变的薄弱。经由通过的高温钢液的冲刷,其末端孔口处容易出现熔损甚至脱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注大方坯的多孔浸入式水口,能够避免结晶器相邻两侧的钢水流动差异,使得结晶器内的温度分布和成分更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用于浇注大方坯的多孔浸入式水口,包括水口本体,所述的本体末端的底部为封闭结构,对应结晶器四壁的四个侧面上分别开有一对呈上下布置的钢液吐出孔,每对钢液吐出孔的垂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线上。
所述的上钢液吐出孔与其水平中心线的夹角呈-15°至-45°设置,下钢液吐出孔与其水平中心线的夹角呈15°至45°设置。
所述的同一对钢液吐出孔中,上钢液吐出孔的下沿与下钢液吐出孔的上沿距离为30mm至60mm。
所述的相邻方向上的对应钢液吐出孔的水平中心线彼此错开设置。
所述的相对方向上的对应钢液吐出孔呈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用于浇注大方坯的多孔浸入式水口包括水口本体,所述的本体末端的底部为封闭结构,对应结晶器四壁的四个侧面上分别开有一对呈上下布置的钢液吐出孔,每对钢液吐出孔的垂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线上。通过多个钢液吐出孔,能够向结晶器四壁吐出高温钢液,使得高温区集中在结晶器上部,有利于保护渣的熔化,能够更有效地保护铸坯,防止被空气氧化,而熔融的保护渣能够沿弯月面下滑至铸坯与结晶器器壁之间,有效地减小拉坯阻力。一对上下吐出孔的倾角相反,流股从吐出孔流出后,经相互碰撞后湍动能耗散,降低了流股的速度,减小对结晶器壁的冲击;并且降低了液面的扰动,减少保护渣的卷入;有利于初生凝固坯壳的均匀形成,降低裂纹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 下一篇:基于音频特征码的近场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