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轧机窜辊后轧制力波动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05466.6 申请日: 2013-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3909097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9
发明(设计)人: 张勇;潘宝恩;宗在荣;张仁其;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1B37/58 分类号: B21B37/58
代理公司: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代理人: 周成;肖祎
地址: 20190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消除 轧机 窜辊后 轧制 波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轧钢自动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消除轧机窜辊后轧制力波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热轧精轧机组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普通四辊轧机、PC(交叉)轧机和窜辊轧机,其中窜辊轧机包括CVC和WRS(平辊传动)两种,CVC轧机主要是为了控制板凸度或板形,其工作辊通常带有一定的辊型,WRS轧机的工作辊通常是平辊,其主要是为了均匀轧辊的边部磨损,减少带钢边缘降,改善带钢的断面形状,提高同宽公里数。

如图1所示,窜辊轧机只是上下工作辊窜动,支撑辊不窜。在一个计划内,每轧一块钢后上下工作辊会向相反的方向窜动一定的量W1,当上辊窜动到工作侧极限位置后又反向向传动侧窜,这样每轧一块钢后上下工作辊将对称的向相反方向窜动一定距离,如此循环窜动,防止同宽轧制时带钢边部总在一个固定位置磨损。

工作辊窜辊有利于消除工作辊的阶梯磨损现象,保证轧辊(尤其是与带钢边部接触的边缘部分)的均匀磨损,改善带钢断面形状,提高轧制公里数,为自由轧制的计划编排方式创造条件。

在同宽轧制情况下,如果不窜辊,则轧辊边部磨损比较严重,且边部磨损形状陡峭;如果采用窜辊的方式,则边部磨损比较平缓。不窜辊的辊型轧出的带钢边缘降很大,而窜辊的辊型轧出的带钢的边缘降较小。所以为了确保轧辊边部的均匀磨损,减小带钢边缘降的程度,一般对后机架采用平辊窜动的方式进行设计。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窜辊有很多好处,但由于轧钢间隙工作辊的窜动会导致设备状态的变化,并可能最终导致轧制不稳定,引起废钢或轧破等质量事故。

按照现有的设计,窜辊轧机的窜辊只是工作辊窜动,支撑辊不窜。工作辊的窜动是依靠安装在轧机工作侧的窜辊油缸进行驱动的。窜辊油缸的位置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工作辊与支撑辊接触位置有大约40吨左右的平衡力,当工作辊窜动时,由于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工作辊会带动支撑辊略微偏向工作辊窜动的方向。

为了有利于进行辊缝的调节,轧机的上支撑辊上设计有阶梯垫板,由于支撑辊上阶梯垫板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积灰比较严重且存在不均匀磨损,使轧机在垂直方向上的精度保证能力较差。

上阶梯垫板上的污物以及不均匀磨损等将会导致窜辊时轧制力及轧制力偏差出现异常。

如图2和图3所示,中由于上阶梯垫板的不均匀磨损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窜辊时支撑辊轴承座与上阶梯垫板呈现出图3中a、b、c的3中情况。由于阶梯垫板的不均匀磨损以及污物的影响,a和c在垂直方向上对辊缝的影响显著不同,每当工作辊窜动方向反向时,支撑辊轴承座与阶梯垫板之间的接触状态将由a的状态变为c的状态,或者由c的状态变为a的状态,不同状态的变化将导致窜辊反向前后两块钢之间的实际垂直尺寸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到两侧辊缝的突变导致实际轧制力以及轧制力偏差出现异常或波动,影响轧机的稳定和轧制力模型的学习。

窜辊的位置对实际轧制力的影响不明显,但窜辊方向与实际轧制力的相关性比较强,不同窜辊方向上实际轧制力相差大约20%左右。每当窜辊反向时,实际轧制力将发生突变,轧制力模型为了适应实际轧制力的突变,进行不断的周期性自学习,从而导致了轧制力模型自学习系数的周期波动。所以每当窜辊反方向时,轧制力模型的预报偏差很大,套量较大,轧制稳定性很差,增加了轧破或废钢的风险。

另一方面,窜辊反向后,由于支撑辊轴承座与阶梯垫板之间的接触面状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也会导致两侧轧制力偏差出现异常。

当窜辊向传动侧窜时,工作侧与传动侧之间的轧制力偏差较小,而当窜辊向工作侧窜时,工作侧与传动侧之间的轧制力偏差较大,轧制稳定性较差,易出现跑偏废钢等事故。

由于热轧的生产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同时阶梯垫板的结构又很复杂,更换周期较长,所以阶梯垫板的状态将会对稳定性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其他的方法进行减轻或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消除轧机窜辊后轧制力波动的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轧机窜辊后轧制力波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带钢的窜辊量,窜辊L1直接按照窜辊L2设定到窜辊设定位置,窜辊L1先向工作侧多窜第一距离,等定位完成后再向传动侧回窜第一距离,最终回到设定位置。

上述的L1是执行窜辊,L2是设定窜辊,窜辊过程是由L2设定窜辊,L1执行窜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设定窜辊L2窜辊极限距离为±(200-第一距离)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