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LC与触摸屏式水泵控制器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5681.6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神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75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lc 触摸屏 水泵 控制器 测试 系统 | ||
1.PLC与触摸屏式水泵控制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1)、第一电磁阀(2)、单相电机水泵(3)、水泵自动控制器(4)、压力传感器(5)、第二电磁阀(6)、电子步进电机阀门(7)、流量传感器(8)、控制系统(9)、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所述单相电机水泵(3)的进水口管道(12)潜入储水箱(1)内,并在进水口管道(12)上安装第一电磁阀(2),单相电机水泵(3)的出水口管道上安装水泵自动控制器(4),在水泵自动控制器(4)之后的第二管道(11)上依次安装压力传感器(5)、电子步进电机阀门(7)和流量传感器(8),在水泵自动控制器(4)之后的第一管道(10)上安装第二电磁阀(6),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的开口在储水箱(1)上,所述的控制系统(9)由PLC主机、触摸屏人机界面、控制线路、PLC梯形图程序和触摸屏人机界面程序所组成,所述的控制线路由整流电源电路、步进电机阀门驱动电路、流量传感器数字信号放大电路、PLC信号输入电路和控制输出电路所组成,整流电源电路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源,整流电源电路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阀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制在一块电路板上,所述控制系统的整流电源电路及步进电机阀门驱动电路由市电AC220V接入5W12V变压器(T1)的输入端,变压器(T1)的输出端接入整流桥堆(DB1)的AC输入端,整流桥堆(DB1)的DC输出端的正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的正极,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的负极接整流桥堆(DB1)的DC输出端的负极,第一发光二极管(DS1)实时反应整流后DC电源状态,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负极分别接整流电源电路的正负极进行滤波,滤波后的DC电源正极接入第一三端稳压管(VR1)的输入端,第一三端稳压管(VR1)的GND与DC电源负极相连,第二电阻(R2)一端与第三电阻(R3)一端与第四电阻(R4)一端与第五电阻(R5)一端短接后再连接DC12V的正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块(U8)的第4脚,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块(U8)的第3脚,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块(U8)的第2脚,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集成块(U8)的第1脚,第八集成块(U8)的第5、第6、第7、第8脚短接后与DC12V的负极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9脚与DC12V的正极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16脚与电子步进电机阀门的绿色线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15脚与电子步进电机阀门的橙色线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14脚与电子步进电机阀门的黄色线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13脚与电子步进电机阀门的白色线相连,电子步进电机阀门的红色、棕色线短接后与DC12V的正极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1脚再与PLC的第三扩展模块(U3)输出端的Y3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2脚再与PLC的第三扩展模块(U3)输出端的Y2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3脚再与PLC的第三扩展模块(U3)输出端的Y1相连,第八集成块(U8)的第4脚再与PLC的第三扩展模块(U3)输出端的Y0相连,PLC的第三扩展模块(U3)输出端的公共C0端与DC12V的负极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流量传感器数字信号放大电路中第二集成块(IC2)的第8脚与开关电源模块(U1)的输出端24V正极相连,第4脚与开关电源模块(U1)的输出端24V负极相连,第六电阻(R6)一端与第九电阻(R9)一端短接后再与第二集成块(IC2)的第2脚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DC24V正极相连,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八电阻(R8)一端短接后再与第二集成块(IC2)的第1脚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DC24V正极相连,第十电阻(R10)一端与流量传感器方波信号输出端及第二集成块(IC2)的第3脚相连,另一端与DC24V正极相连,再把第二集成块(IC2)的第1脚与PLC的主机(U2)输入端X0相连,流量传感器的电源正负极分别与开关电源模块(U1)的输出端24V正负极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主控制电路中市电AC220V接入开关电源模块(U1)的输入端,输出端DC24V分别与PLC的主机(U2)、PLC的模数转换模块(U4)和触摸屏人机界面(U5)的工作电源端相连,PLC的主机(U2)与PLC的第三扩展模块(U3)、PLC的模数转换模块(U4)通过自带的并行通讯口连接通讯,PLC的主机(U2)与触摸屏人机界面(U5)通过自带的串行异步通讯RS232进行连接通讯,PLC的主机(U2)输入端S/S接DC24V正极,输出端C0、C1、C2均接DC24V负极,压力传感器工作电源正负极分别与DC24V正负极相连,电流型模拟量信号与PLC的模数转换模块(U4)的I+端相连,PLC的模数转换模块(U4)的I+与V+短接,PLC的模数转换模块(U4)的COM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六指示灯(LED6)并联接在市电AC220V上,实时反映本系统的主电源状态,第一散热风机(M1)和第二散热风机(M2)与第一指示灯(LED1)的工作电源正极短接后与DC24V正极相连,负极短接后与旋转开关(S1)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旋转开关(S1)的常开触点另一端与DC24V负极连接,常开型复位按钮(S2)一端与PLC的主机(U2)的输入端X2相连,另一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三常开型复位按钮(S3)一端与PLC的主机(U2)的输入端X3相连,另一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四常开型复位按钮(S4)一端与PLC的主机(U2)的输入端X4相连,另一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五常开型复位按钮(S5)一端与PLC的主机(U2)的输入端X5相连,另一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六常开型旋转按钮(S6)一端与PLC的主机(U2)的输入端X6相连,另一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七常开型复位按钮(S7)一端与PLC的主机(U2)的输入端X7相连,另一端与DC24V负极相连,第一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接PLC的主机(U2)的输出端Y0,另一端接DC24V正极,常开触点一端接DC24V负极,另一端接自动测试合格指示灯(LED2)的一端,自动测试合格指示灯(LED2)的另一端接DC24V正极;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接PLC的主机(U2)的输出端Y4,另一端接DC24V正极,常开触点一端接DC24V负极,另一端接自动测试失败指示灯(LED3)的一端,自动测试失败指示灯(LED3)的另一端接DC24V正极;第三继电器(K3)线圈的一端接PLC的主机(U2)的输出端Y1,另一端接DC24V正极,常开触点一端接DC24V负极,另一端接二位二通常开型电磁阀(DS1)线圈的一端,二位二通常开型电磁阀(DS1)线圈的另一端接DC24V正极;第四继电器(K4)线圈的一端接PLC的主机(U2)的输出端Y2,另一端接DC24V正极,常开触点一端接DC24V负极,另一端接二位二通常闭型电磁阀(DS2)线圈的一端,二位二通常开型电磁阀(DS2)线圈的另一端接DC24V正极;水泵自动控制器的输出端接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驱动端,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点一端接DC24V负极,另一端接PLC的主机(U2)的输入端X1;第六继电器(K6)线圈的一端接PLC的主机(U2)的输出端Y5,另一端接DC24V正极,常开触点一端接市电AC220V的L1端,另一端接水泵自动控制器的输入一端,水泵自动控制器的输入另一端接市电AC220的N端;第十一继电器(K11)线圈的一端接PLC的主机(U2)的输出端Y3,另一端接DC24V正极,触点公共端接DC24V负极,常开触点端接第七继电器(K7)线圈驱动的一端以及第十继电器(K10)线圈驱动的一端,常闭触点接第八继电器(K8)线圈驱动的一端以及第九继电器(K9)线圈驱动的一端;第七继电器(K7)、第八继电器(K8)、第九继电器(K9)、第十继电器(K10)线圈驱动的另一端均接DC24V正极,第七继电器(K7)常开触点一端接AC220V的N端,另一端接测试水泵驱动端PL1;第八继电器(K8)常开触点一端接水泵自动控制器输出端的U端,另一端接测试水泵驱动端PL1;第九继电器(K9)常开触点一端接水泵自动控制器输出端的V端,另一端接测试水泵驱动端PN;第十继电器(K10)常开触点一端接水泵自动控制器输入端的JK2端,另一端接测试水泵驱动端PN;第四指示灯(LED4)并联接在测试水泵驱动端PL1和PN上,实时反映测试水泵工作状态;第五指示灯(LED5)并联接在水泵自动控制器电源输入端JK2和N上,实时反映本水泵自动控制器通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神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台州神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6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