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5742.9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L67/02;C08L51/06;C08L51/00;C08J9/10;C08K13/02;C08K5/523;C08K5/03;C08K5/092;C08K5/29;C08K3/22;C08K3/32;C08K5/06;C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7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31503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发泡 反射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包括聚酯切片、发泡剂、阻燃剂、增韧剂、扩链剂、无机填料;所述聚酯薄膜中,聚酯切片占35-65%,发泡剂占2-10%,阻燃剂占5-20%,增韧剂占1-6%,扩链剂占1-3%,无机填料占5-3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中,聚酯切片占45%-50%,发泡剂占4%-5%,阻燃剂占10%-20%,增韧剂占5%-6%,扩链剂占1%-2%,无机填料占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切片为PET切片,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或3,3-二磺酰肼二苯砜,所述阻燃剂包括羟基苯磷酰乙酸和十溴二苯乙烷,所述增韧剂为丙烯酸酯接枝POE或缩水甘油酯接枝POE,所述扩链剂为邻苯二甲酸或碳化二亚胺,所述无机填料为金红石型钛白粉或锐钛型钛白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切片为PET切片,所述发泡剂为N,N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所述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和磷酸三苯酯/聚磷酸铵,所述增韧剂为缩水甘油酯接枝POE、所述扩链剂为聚碳化二亚胺或碳化二亚胺、所述无机填料为立德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切片为PBT切片,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所述阻燃剂为TDCPP和十溴二苯醚,所述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所述扩链剂为聚碳化二亚胺、所述无机填料为硫酸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切片为PEN切片,所述发泡剂为3,3-二磺酰肼二苯砜、所述阻燃剂为MPP和十溴二苯乙烷,所述增韧剂为缩水甘油酯接枝SEBS,所述扩链剂为邻苯二甲酸;所述无机填料为硫化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内具有微泡,所述微泡的密度为5×106-5×107个/c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还包括抗氧剂。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酯切片、发泡剂、阻燃剂、增韧剂、扩链剂、抗氧剂预混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发泡阻燃母粒;
(2)将聚酯切片,无机填料、抗氧剂预混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白色母粒;
(3)将聚酯切片、步骤(1)所得的发泡阻燃母粒、步骤(2)所得的白色母粒按配比进行干燥结晶、熔融塑化、流延铸片;
(4)将铸片进行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收卷和包装,得到所述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30-55%聚酯切片、5-22%发泡剂、10-32%阻燃剂、5-15%增韧剂、3-10%扩链剂、0.5-2%抗氧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预混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发泡阻燃母粒;
(2)将30-58%聚酯切片,40-69%无机填料、0.5-2%抗氧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预混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白色母粒;
(3)将聚酯切片、步骤(1)所得的发泡阻燃母粒、步骤(2)所得的白色母粒按配比1-10:1-10:1-10(重量比)进行干燥结晶、熔融塑化、流延铸片;
(4)将铸片进行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收卷和包装,得到所述阻燃发泡型反射用聚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7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器布管改进结构
- 下一篇:SN方形横流式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