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座椅防下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5766.4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桃英;吴成明;刘卫国;周大永;初永平;光玲玲;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座椅 下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座椅防下潜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在于支承乘坐者的重量,缓和由车身传来的振动和冲击,为乘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乘坐环境。在座椅系统中,舒适性是座椅首先要保证的硬性指标。为保证乘员乘坐舒适性,座椅的坐垫与汽车座椅安装地面的夹角都不大,一般不大于4-8°,当汽车发生紧急制动或是正面碰撞时会使乘员沿座椅下滑,使腰部安全带移到肋骨以上(即所谓“潜水”现象),这会使乘员伤害值大大增加。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主要是通过坐盆来实现防下潜功能的,但是经常由于坐盆刚度不够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也有利用安全气囊放置在坐垫下方,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由安全气囊将坐垫前部高度抬起,防止假人发生下潜现象,以保护乘员。但此方案存在成本高,不能重复使用等缺点。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1年7月6日,公告号:CN 201890166U)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防下潜机构,这种防下潜机构由汽车座椅的坐垫框架、加强杆以及用于构成座盆的钢丝组成。坐垫框架具有两个侧边,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这两个侧边上并且垂直于汽车座椅的纵向、位于坐垫框架中支撑汽车乘员大腿或髋部的位置处,钢丝构成搭接在所述坐垫框架和所述加强杆上的网状。本发明提供了成本更低、重量更轻的防下潜机构。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2年10月17日是,公告号:CN 202491697U)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防潜的可调节式机构,包括坐盆骨架,其坐盆骨架包括左、右壁板和设置在左、右壁板之间的半盆总成,半盆总成的前部高于后部,使半盆总成的前部形成一向上突出的防潜部,半盆总成的后部设置有一铰接轴,该铰接轴的两端轴设于左、右壁板上;该防潜调节机构还包括一设置在左、右壁板前部之间的防潜部调节机构,该防潜部调节机构驱动所述坐盆总成中的防潜部绕铰接轴摆动,以实现防潜。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即可通过凸轮的位置调节平面实现半盆总成中防潜部的高低调节,实现坐盆结构防潜功能。本发明机构简化,既能够满足座椅防下潜功能实现的要求,又能够具备良好舒适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汽车座椅主要是通过坐盆来实现防下潜功能的,但是经常由于坐盆刚度不够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且上述方案存在成本高,不能重复使用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坐盆刚度不好,无法达到很好的防下潜效果,汽囊防潜成本高,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能广泛用于乘客座椅并且在汽车碰撞时和汽车紧急制动时均能自动对乘员提供保护,大大减少了乘员的伤害的新型座椅防下潜机构。
本发明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座椅防下潜机构,包括座椅骨架、座椅座垫、座垫支架和驱动轴,所述的座垫支架设置在座椅骨架上,所述的座垫支架上设置有轨道,所述的座椅座垫通过驱动轴与轨道可滑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轴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驱动轴包括主驱动轴和从驱动轴,所述的轨道为弧形结构且与主驱动轴和从驱动轴配合设置有前轨道和后轨道,所述的前轨道以后端部中心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斜向前上方设置,所述的后轨道以后端部中心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斜向后下方设置。该新型座椅防下潜机构,在座椅骨架的两侧设置座垫支架,而座椅座垫通过驱动轴与座垫支架可滑动连接,而驱动轴设置有主驱动轴和驱动轴,与之相对应的座椅支架上设置有与主驱动轴相配合的前轨道,和与从驱动轴相配合的后轨道,而前轨道的设置与后轨道的设置刚好朝向相反的方向。这样的设置结构,当汽车发生碰撞或是紧急制动事故时,控制系统经过计算后发出指令,触发座椅坐垫驱动机构动作,驱动机构驱动主驱动轴沿着前轨道由后向前上方运动,主驱动轴带动座椅坐垫的前方沿着前轨道方向进行运动,而同时从驱动轴带动座椅座垫后端沿着后轨道向前下方运动,从而使得座椅坐垫角度从原始的4-8°运动到一定角度后,不再发生运动,从而约束住座椅座垫上的乘员,使乘员重心稳定,以防止乘员在碰撞过程中前移量过大或是发生下潜现象,从而达到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该该新型座椅防下潜机构,成本低,可重复使用,可广泛用于乘客座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