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液及电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6423.X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宋忠孝;郝留成;李钦;廉继英;阮兴伟;李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46 | 分类号: | C25D3/46;C25D5/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氰电 镀银 电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银技术领域,属于一种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液及电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电镀银广泛应用于外观装饰、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变压器的开关、高低压开关等行业的触头部分。
无氰电镀银液使用不含氰的离子作为银离子络合剂,通过电化学反应沉积银的电镀层。但由于无氰镀银镀层的应力大、结合性差、镀液的稳定性差等问题,无氰镀银没有广泛应用于电镀银行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液及电镀方法,采用硝酸银-烟酸体系添加添加剂,并使用脉冲电镀工艺,能够获得与基体结合性好、镀层应力小、致密性和光亮性好的镀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液,包括:
硝酸银:20~60g/L,醋酸铵:70~90g/L,烟酸:70~110g/L,碳酸钾:60~90g/L,氢氧化钾:40~70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0.2~1.2g/L和聚乙二醇:0.16~0.64g/L;pH为9~10。
进一步,所述的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液,包括:
硝酸银:30~50g/L,醋酸铵:75~85g/L,烟酸:80~100g/L,碳酸钾:55~80g/L,氢氧化钾:45~60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0.5~1.0g/L和聚乙二醇:0.18~0.5g/L;pH为9~10。
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800~2000。
所述以氨水作为pH值调整剂进行pH的调节。
所述电镀液的温度为20~40℃。
一种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如下的电镀液:硝酸银:20~60g/L,醋酸铵:70~90g/L,烟酸:70~110g/L,碳酸钾:60~90g/L,氢氧化钾:40~70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0.2~1.2g/L和聚乙二醇:0.16~0.64g/L;用氨水调节pH为9~10,调整电镀液的温度为20~40℃;
2)以银板作为阳极,以待镀镀件作为阴极,在阳极、阴极之间施加单脉冲电源,控制阴极的平均脉冲电流密度为0.4~1.2A/dm2;采用阴极移动搅拌或机械搅拌,待镀层厚度达到要求时,完成电镀。
所述的单脉冲电源的脉宽为1~100ms,占空比为10~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液及电镀方法,以硝酸银为主盐,醋酸铵为主络合剂,烟酸为辅助络合剂,糖精钠和聚乙二醇为添加剂;在电镀时使用脉冲电镀,有效地解决了镀层应力和脆性大、结合力差等问题,获得了与基体结合性好、镀层应力小、致密性和光亮性好的镀层。
本发明提供的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液及电镀方法,电镀液中不含氰离子,减少了废水处理的污染,减小了电镀贵金属对人身体的危害;而且镀液配方简单,易于控制,相对于其他的无氰电镀的电流密度较大,可提高镀银层的沉积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方法,使用脉冲电源,能够在镀件上得到致密的镀层,提高了镀层的抗腐蚀性能和抗变色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氰碱性镀银液的配方组成为(以水为溶剂):硝酸银含量20g/L,醋酸铵70g/L,烟酸70g/L,碳酸钾60g/L,氢氧化钾40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0.2g/L,聚乙二醇0.16g/L,氨水为pH值调整剂,调节镀液pH值为9.5。
2)以银板(纯度为99.99%)作为阳极,以待镀镀件作为阴极;下面给几种具体的镀件材质,以及相应的前处理和预处理过程(按现有的方法处理即可):
镀件基体材料为铜前处理和预处理工序:镀件除油-水洗-酸洗-水洗-弱浸蚀-水洗-预镀银-水洗。
镀件基体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前处理和预处理工序:镀件除油-水洗-酸洗-水洗-浸锌-水洗-预镀铜-水洗-预镀银-水洗。
镀件基体材料为不锈钢或青铜前处理和预处理工序:镀件除油-水洗-酸洗-水洗-弱浸蚀-水洗-预镀铜-水洗-预镀银-水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6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