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6465.3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4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汤慧萍;贾文鹏;杨广宇;赵培;黄瑜;贺卫卫;贾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1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71001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多孔 植入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机械性能,是比较理想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生物植入钛合金主要是Ti-6Al-4V合金,但是V是对人体有毒的元素,在人体内聚集在骨、肝、肾、脾等器官,毒性超过Ni和Cr,同时Al元素会导致骨软化、贫血、神经系统紊乱等。因此,自九十年代便开始研究无毒、生物相容性更好、弹性模量更低的β型钛合金,而Nb,Ta,Zr,Sn和Mo等无毒元素逐渐成为合金的主要添加元素。其中以美国的Ti-35Nb-5Ta-7Zr合金和日本的Ti-29Nb-13Ta-4.6Zr合金为代表的Ti-Ta-Nb-Zr合金体系以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模量成为最有前景的生物医用合金。但是即使是目前模量最低的生物合金(Ti-29Nb-13Ta-4.6Zr:55GPa)模量仍高出人体皮质骨很多,植入物与人体骨骼之间出现“应力屏蔽”,造成植入体周围骨应力吸收,金属植入物体松动脱落。要解决植入体的“应力屏蔽”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研发新的合金成分,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低的模量,二是采用多孔结构,因为多孔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合金的模量,使其与真实人骨更加接近,同时,相互连通及适当大小的孔结构有利于周围细胞的长入和新骨的生长,从而增强金属植入体与人体组织的结合,延长金属植入物的使用寿命,又可为体液的传输提供通道。
目前,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发泡法、纤维烧结法、等离子喷涂法等。但利用这些方法制备生物医用金属多孔植入材料时均存在着不能针对个体进行植入体的个性化设计、不能灵活的控制孔结构、无法保证空隙间的导通性以及无法较好地模拟与人体骨组织结构相似的孔隙结构特征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生物医用金属植入材料存在添加元素毒性大和弹性模量高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由包含Ti、Ta、Nb、Zr四种元素的合金构成含有若干个孔径为200~500μm大孔的多孔体,所述大孔的孔壁上具有若干个5~30μm孔径的小孔;所述多孔体的孔隙度≥30%。
其中,Ti、Ta、Nb、Zr四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7~10%的Ta、28~32%的Nb、5~10%的Zr,余量为Ti。
本发明还提供制备由所述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的三维模型,转为系列二维层状结构模型,并将所得模型导入电子束快速成形设备,设定加工参数(预热阶段温度、预热阶段束流强度、成形阶段温度、成形阶段束流强度、电子束扫描速度、铺粉厚度等);
2)利用电子束快速成形设备,在真空环境下,将包含Ti、Ta、Nb、Zr四种元素的预合金粉末在电子束的轰击下熔化成形,冷却后,用高压气体将孔内剩余粉末吹出,得到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
其中,步骤1)所述设计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的三维模型,为通过CT、MIR扫描技术获得患者的医学摄影图形进行数据化得到的三维模型,或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如Auto CAD等)设计出植入体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含对大孔孔径和孔隙度的设置。
其中,步骤1)所述转为系列二维层状结构模型,为对三维模型进行表面网格处理,将三维模型离散为一系列的二维层状模型,通常是沿Z向离散为一系列层面。
其中,步骤1)所述设定加工参数,优选设置预热阶段成形底板温度700-800℃、预热阶段束流强度15-25mA、成形阶段成形底板温度750-850℃、成形阶段束流强度30-40mA、电子束扫描速度6000-8000mm/s、铺粉厚度0.05mm。
其中,步骤2)所述包含Ti、Ta、Nb、Zr四种元素的预合金粉末的在电子束的轰击下熔化成形,为将预合金粉末装入电子束快速成形设备粉箱,调平成形底板,校准电子束,开启电子束快速成形设备,预合金粉末在重力作用下从粉箱中流出,刮板运动在铺粉平面上,铺展一层粉末,电子束在程序控制下根据模型提供的信息进行烧结,预合金粉末在电子束的轰击下被烧结在一起,并与下面已成形的部分粘接,此过程重复进行,层层堆积,直至整个植入体全部烧结完成。成形过程中在保证不吹粉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束流的强度并增大扫描速度,以便缩小熔池,增大凝固速度,使孔壁形成细小微孔结构。
其中,预合金粉末的粒径优选80μm~100μm。
本发明还包含所述医用多孔植入合金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6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多层粘合带
- 下一篇:金银花原汁液提取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