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硫负极及相应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6941.1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5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保;王绪向;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6 | 分类号: | H01M4/136;H01M4/70;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蓝智辉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5 | 代理人: | 尹春雷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相应 水电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含硫负极,及使用该负极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一种高效率、高能量密度的电能存储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可移动电子设备。与其他电池体系一样,锂离子电池主要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构成,材料的性质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主要为锂离子可可逆地嵌入-脱嵌的锂离子过渡金属氧化物、如以钴酸锂(LiCoO2)、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等为代表的层状金属氧化物、以锰酸锂(LiMn2O4)为代表的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以磷酸铁锂(LiFePO4)为代表的橄榄石型金属氧化物等;负极材料为锂离子可可逆地嵌入-脱嵌的化合物、如层状石墨。这些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决定了锂离子电池今天作为小型携带式通信电子设备(如手机、手提式电脑等)的电源的不可撼动地位。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电动汽车在动力源方面的要求),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在价格、安全性、比容量和功率性能、原材料的富足等方面都还有待提高。开发更高性能的材料和与之对应的锂离子电池极为重要。
单质硫,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丰富的自然资源、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等多种优势。硫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1675mAh/g,被认为是十分理想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如果负极使用锂金属(理论比容量3860mAh/g),形成的锂硫二次电池理论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680Wh/Kg,是理想的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但在锂硫电池中,硫及其放电产物均是电子和离子绝缘体,还原过程产生的多硫化锂易溶于有机电解液溶剂中,这些导致Li-S二次电池倍率性能差、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容量衰减迅速,从而限制了其发展(参见文献资料:1)P.G.Bruce,S.A.Freunberger,L.J.Hardwick,and J-M.Tarascon,Nat.Mater.,2012,11,19;2)A.Manthiram,Y.-Z.Fu,and Y.-S.Su.,Acc.Chem.Res.,ASAP;3)X.Ji,K.T.Lee,and L.F. Nazar,Nat.Mater.,2009,8,500等)。
为改善锂硫电池的循环特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美国专利第7250233号和第7078124号,这些方法虽对电池性能有些改善,但实际应用效果都不太明显。本发明的主要发明人曾通过有机化学的方法把硫固定在有机分子的C-C骨架上(日本专利第3871306号,日本专利第4208451号,日本专利第4297673号,日本专利第4674883号,美国专利第6709787号)大大抑制了硫的溶解问题,但相对于单质硫,该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电池容量有所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该负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极高的活性物质利用率,优异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提供的负极,包括金属铜集流体和至少一种硫基材料。该负极在制备过程中,以及在用所述负极组装成的电池充放电活化过程中,伴随硫基材料与金属铜的反应。
本发明所述的负极具有以下特征,其组成含有:铜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至少一种硫基材料以及适量的导电剂。
本发明所述的硫基材料(硫单质或硫化合物)选自硫单质(S8)、Li2Sn(n≥1)、有机硫化合物、无机硫化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从负极的高容量和低价格化的角度,优选硫单质(S8)和Li2Sn(n≥8),其中单质硫(S8)价格便宜,应用简单最优化。所述硫基材料含有的硫元素的含量,并没有特别限定,所述硫基材料含有的硫元素占所述硫基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重量之和的10-95%时综合性能较好,太低,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容量较低,太高时电池的循环特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6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