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敏的辉光放电直接离子化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7026.4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聂宗秀;周跃明;张宁;熊彩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10 | 分类号: | H01J49/10;H01J49/12;G01N27/68;H05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 辉光 放电 直接 离子化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辉光放电直接离子化装置,包括锥套电极和对其放电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所述锥套电极的一端内部设有用于套插质谱仪中离子传输管的插槽,并在其端口外侧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锥套电极与离子传输管的绝缘垫片;所述锥套电极的另一端为喇叭口状,其端口内部为空心锥,所述空心锥通过内锥孔与所述离子传输管相连通;所述锥套电极设有用于接地的接线杆;
所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封闭的管状腔体和贯穿所述管状腔体的针电极,所述针电极从所述管状腔体的两端伸出,所述管状腔体一端外侧的针电极上套设有细管,所述细管与所述管状腔体为密封连接,所述细管与所述针电极之间设有环腔,所述环腔与所述管状腔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管状腔体的侧壁上设有载气入口,所述针电极上套设的所述细管的端口为载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电极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或其合金;所述绝缘垫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陶瓷、电木或树脂;所述针电极的材质为不锈钢、钨、铂或其合金;所述管状腔体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及其改性物、聚偏二氟乙烯、PEEK塑胶、共聚甲醛或聚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电极的直径为0.25mm-0.75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5mm-1.0mm,外径为1.0mm-1.5mm。
4.根据权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电极中所述空心锥的外锥口内径为5.0mm-15.0mm。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辉光放电直接离子化装置中的锥套电极套接在质谱仪的离子传输管上,并使所述锥套电极的接线杆可靠接地;将所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中的针电极套设有细管的一端对准所述辉光放电直接离子化装置中的锥套电极,针电极另一端与电源相连;将载气从所述载气入口通至所述管状腔体内;接通所述电源,所述针电极对所述锥套电极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的流速为30mL/min-3.0L/min;所述载气选自下述至少一种气体:氦气、氖气、氩气和氮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电压为2kV-5kV。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电极的针尖与所述锥套电极的间距为3mm-30mm;所述针电极与所述锥套电极中轴线的夹角为0-70°。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离子化分析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采用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产生等离子体,然后将待测样品置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辉光放电直接离子化装置中的针电极与锥套电极之间进行解吸电离,在质谱仪中得到待测样品的质谱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贴放于所述锥套电极中喇叭口的内侧面;所述待测样品或其基体材料具有导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70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检测卡
- 下一篇:一种开关装置的电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