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7740.3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6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竹;陈波;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30 | 分类号: | H04W8/30;H04W1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王黎延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数据 备份 恢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移动终端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申请数字证书请求,接收并存储认证服务器下发的数字证书;移动终端发起数据备份/恢复操作请求,并根据存储的数字证书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移动终端根据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身份认证结果判断是否执行所述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备份和恢复的系统,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及系统,能够使数字认证技术与移动终端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结合起来,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和增值业务日益丰富,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通常,移动终端上会存有用户很多重要信息,如:联系人、短信、用户使用各种电子商务活动软件的账户信息等信息,一旦出现移动终端故障、用户误操作、用户更换移动终端或存储卡等情况,就可能会导致移动终端用户数据的丢失或无法移动,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所以,移动终端上用户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对用户来说非常重要,各种备份和恢复软件也相继产生。
各种备份和恢复软件在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多样性和开放的网络接入环境也引发了移动终端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云业务的飞速发展,除了本地备份和恢复,云备份和恢复也成为了移动终端应用广泛的一项业务,这也使得云端通信的时候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传输的数据更容易被截获、篡改等。
目前,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认证方案主要应用于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Computer)上,通过通用串行总线密钥(USB-Key,Universal Serial Bus Key)内置智能芯片,采用专用安全区保存证书私钥,该私钥不能导出,用户只能插入USB-Key进行认证以后才能使用对应的业务,从而可以达到对PC机的安全保护。但是,目前对数字证书的使用主要应用于PC机,且大部分移动终端不具备USB接口,所以对移动终端来说,并未有好的安全认证策略,而普通的加密技术又不能很好地保证点对点的数据安全备份和恢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及系统,能提高移动终端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备份/恢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申请数字证书请求,接收并存储认证服务器下发的数字证书;
移动终端发起数据备份/恢复操作请求,并根据存储的数字证书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
移动终端根据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身份认证结果判断是否执行所述数据备份/恢复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终端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申请数字证书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账户管理服务器创建用户账户。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并存储认证服务器下发的数字证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认证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申请生成数字证书并向移动终端下发所述数字证书。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存储的数字证书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登录所述移动终端创建的用户账户成功。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存储的数字证书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一步包括:
将存储的数字证书用私钥加密后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7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洗浴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婴儿润肤用湿巾纸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