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屋链霉菌代谢产物在防治菜豆炭疽病菌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08028.5 申请日: 2013-01-07
公开(公告)号: CN103222479A 公开(公告)日: 2013-07-31
发明(设计)人: 申屠旭萍;俞晓平;汤谷;刘叶丹;陈昳丽;俞叶微;曾惠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计量学院
主分类号: A01N63/02 分类号: A01N63/02;A01P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18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盐屋链 霉菌 代谢 产物 防治 菜豆 炭疽 病菌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生防内生放线菌——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的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体内都存在大量的内生菌,内生菌最早发现于牧草,后来又在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禾本植物、苔藓、地衣、海藻等植物中被发现。迄今的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可增强宿主的抗病性、提高植物的生产力、抗逆抗虫等。发挥这些作用是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繁殖和生长,并在体内产生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因此,内生菌可能成为生物防治中有潜力的生物控制剂,在生态农业和生物农药研制方面具有重要的用途。近年来植物内生菌已引起了微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植物保护学家的广泛兴趣,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微生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在我国十分活跃,但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潜力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植物内生菌即是这样一类有待开发的新兴微生物资源。 

目前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杀灭病原菌,但化学农药对人畜的毒副作用和残留问题至今仍难以有效的解决。利用内生菌产生的抗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进行植物病原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则具有周期短、易于研究、便于生产和低毒等优点。 

本发明从枸骨中分离到一株生防内生放线菌,并对该菌株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作用研究。该发明为微生物源农药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提供优良的出发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化学农药不安全与微生物源农药种类较少的不足,提供一株从枸骨中分离筛选出的内生放线菌——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该菌株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 

本发明盐屋链霉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是于2012年7月在浙江杭州采集的枸骨茎中,经分离、纯化、培养、发酵和活性测定等步骤获得并保存;经微生物分类学鉴定为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定名为盐屋链霉菌107。该菌株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年12月12日,保藏登记号CGMCC No.6984。 

盐屋链霉菌107,显微形态特征:孢子丝直、螺旋形,孢子长圆或椭圆形。 

本发明所述的盐屋链霉菌107,经发酵提取可获得对部分植物真菌病害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代谢产物。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治菜豆炭疽病或番茄早疫病等植物真菌病害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菌种的活化培养:将分离保存的盐屋链霉菌107菌种移至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斜面平板上,在28℃±1℃条件下培养至试管斜面长满孢子,供接种用; 

(2)发酵培养:发酵培养液为每1000mL中含有黄豆饼粉20g,玉米粉15g,麸皮10g,蛋白胨5g,(NH4)2SO45g,CaCO35g,MgSO410g,每300mL三角瓶装发酵培养液60mL;配制后121℃灭菌20min,待冷却至40℃在无菌条件下挑取一铂金环盐屋链霉菌107孢子接种,在28℃±1℃条件下,摇床转速180转/分钟,发酵培养128h; 

(3)发酵物提取:发酵完毕,离心收集发酵上清液,用常规有机溶剂萃取经真空浓缩后获得浸膏,用于抑菌活性测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是本发明从植物枸骨茎中分离筛选出代谢物对部分植物真菌病害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盐屋链霉菌107,这为农业上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病原菌提供了一株微生物菌株; 

二是本发明提供了利用盐屋链霉菌107发酵获得活性代谢产物的方法;该代谢产物可应用于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为农用杀菌剂的开发增添了新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盐屋链霉菌107的分离与筛选) 

本发明于2012年7月在浙江杭州采集枸骨茎,经表面消毒、内生菌分离、培养、发酵、活性测定以及对抑制植物真菌病害病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等步骤,从中获得盐屋链霉菌107,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