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体强度疲劳及气密疲劳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8189.4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1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华;邬平波;宋烨;王建斌;罗仁;吴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M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体 强度 疲劳 气密 试验台 | ||
1.一种车体强度疲劳及气密疲劳试验台,包括试验用火车的车体(1)、 车体(1)一端的纵向加载装置(2)、与车体(1)内地板相连的垂向加载装置 (3)、安装在车体(1)下方的多个激振装置,与纵向加载装置(2)、垂向加 载装置(3)、激振装置相连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振装置为六自 由度激振装置(4),所述的六自由度激振装置(4)、纵向加载装置(2)、垂向 加载装置(3)均通过隔振装置安装于地坑(10)中,所述的车体(1)与气密 装置相连;其中:
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具体构成是:矩形盆状的底座(7c)内底部通过T型导 轨(9)与六自由度激振装置(4)的底板(4a)相连,底座(7c)的侧沿的上 表面固定有纵向加载装置(2)及垂向加载装置(3);底座(7c)的侧沿与地 坑(10)壁之间设有缓冲橡胶堆(7b),底座(7c)的侧沿的下表面通过空气 弹簧(7a)与地坑(10)的台阶相连;
所述的气密装置的具体构成是:车体(1)的通气孔(1a)依次经压力气 管(5c)、高低压储气罐(5b)与压缩机(5a)相连;
所述的六自由度激振装置(4)的具体构成是:顶板(4b)与车体(1)地 板固定连接,底板(4a)与顶板(4b)之间连有三个垂向双球铰液压作动器(4c), 底板(4a)的后部立有后壁板(4d),后壁板(4d)的顶部与顶板(4b)的侧 面之间连有两个纵向双球铰液压作动器(4g),底板(4a)的右侧立有右筋板 (4e),顶板(4b)的左侧下方设有左筋板(4f),右筋板(4e)与左筋板(4f) 之间连有横向双球铰液压作动器(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强度疲劳及气密疲劳试验台,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垂向加载装置(3)的具体结构是:垂向加载装置(3)是门架式 加载结构,多个横梁(3b)分别穿过车体(1)对应的窗户(1b),伸出窗户(1b) 的横梁(3b)两端与两个立柱(3a)相连,两个立柱(3a)安装于隔震装置的 底座(7c)侧沿上表面,横梁(3b)的中部通过两个垂向双球铰液压加载作动 器(3c)与车体(1)内的地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强度疲劳及气密疲劳试验台,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纵向加载装置(2)的具体结构是:两根纵向梁(2a)通过支撑 座(2b)固定于隔震装置的底座(7c)侧沿上表面,两根纵向梁(2a)的端部 之间连接有箱型的反力梁(2c);车体(1)一端的反力梁(2c)与车体(1) 之间连有纵向双球铰液压加载作动器(2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体强度疲劳及气密疲劳试验台,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两根纵向梁(2a)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箱型的反力梁(2c)的具体 结构是:反力梁(2c)的端部为铰接的半圆形的上、下扣环,上、下扣环的另 一端螺纹连接;上、下扣环的内表面设有与纵向梁(2a)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1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来电接听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只排气不能补气的排气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