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压滤离心脱水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8635.1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林柱;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压滤 离心 脱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行业中使用的,可配合压滤离心设备对城市废弃泥浆、淤泥、污泥实施泥水分离固化处理的复合压滤离心脱水剂。
背景技术
传统脱水剂一般为聚丙烯酰胺,其作用相当于絮凝剂,使用时在淤泥或污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使淤泥或污水中的颗粒聚集产生絮凝团,以利于下一步进行压滤处理,但是这种脱水剂对于城市废弃泥浆泥水分离脱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水效率更高的复合压滤离心脱水剂。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压滤离心脱水剂,其成分包括石灰、PAM和发泡剂,上述材料质量混合配比为石灰1.0-1.4、PAM0.1-0.3、发泡剂0.05-0.1。
在上述实施例中,复合压滤离心脱水剂中混合有石膏,石膏的质量混合配比为0.6-1.0。
在上述实施例中,复合压滤离心脱水剂中混合有粉煤灰,粉煤灰的质量混合配比为1.5-2.5。
本专利中,加入的石灰可用于聚集颗粒物,而发泡剂能够在淤泥中发泡形成空隙通道,淤泥被压滤时该空隙通道可用于排出内部的水分,从而使脱水效率大大提高,而粉煤灰作为载体存在,其作用是掺入到上述混合物中,使石灰和发泡剂不仅能够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同时石灰、石膏、粉煤灰混合具有硅酸盐的特性,在泥浆或淤泥中起絮凝固化作用、促进泥浆或淤泥中水份的排出。本专利中采用的发泡剂比例经过试验验证能够形成极小的空隙通道,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配方制成的压滤脱水剂其脱水效率比传统脱水剂提高至少50%。另外,在本专利中PAM的加入可大大提高颗粒物的聚集程度,有机和无机絮凝剂的复合,形成叠加效应,聚集物的体积更大,从而可使压滤离心得到的泥土更加致密,含水量更低,可适用于对泥土密实度要求更高的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发泡型脱水剂,其成分包括石灰、粉煤灰、PAM和发泡剂,上述材料质量混合配比为石灰1.0-1.4、粉煤灰1.5-2.5、PAM0.1-0.3、发泡剂0.05-0.1,其中还可加入石膏,石膏的质量混合配比为0.6-1.0,石膏的作用与石灰相同,都是用于聚集颗粒物。本专利中发泡剂的用量极为重要,发泡剂的用量太大,发泡太多反而不易脱水,而且泥土的密实度很差,用量太小发泡太少,气泡之间无法连成通道。在本专利中,发泡剂可用市场上任何可用于发泡的产品,一般包括碳酸钙、碳酸镁、碳酸氢钠、硅酸钠、碳化硅以及物理发泡剂。
下面提供三种效果最好的实施例的实验数据以供验证:
实施例1、质量混合配比为石灰1.4、石膏0.8、粉煤灰2.0、PAM0.2发泡剂的0.06,以上材料采用混合即可,实验中泥浆为500毫升,采用单位压强为0.1兆帕的压滤装置压滤泥浆,经实验,各时段出水量为a、压滤时间5分钟、出水量73毫升,b、压滤时间10分钟、出水量106毫升,c、压滤时间15分钟、出水量131毫升,d、压滤时间20分钟、出水量153毫升,e、压滤时间25分钟、出水量177毫升,f、压滤时间30分钟、出水量194毫升,g、压滤时间35分钟、出水量207毫升,h、压滤时间75分钟、出水量280毫升。本实施例中,如果不加入石膏,而其他材料的配比安全相同时,其各时段出水量基本没有变化。
实施例2、质量混合配比为石灰1.2、石膏1.0、粉煤灰2.0、PAM0.1发泡剂的0.08,以上材料采用混合即可,实验中泥浆为500毫升,采用单位压强为0.1兆帕的压滤装置压滤泥浆,经实验,各时段出水量为a、压滤时间5分钟、出水量74毫升,b、压滤时间10分钟、出水量104毫升,c、压滤时间15分钟、出水量128毫升,d、压滤时间20分钟、出水量148毫升,e、压滤时间25分钟、出水量165毫升,f、压滤时间30分钟、出水量180毫升,g、压滤时间35分钟、出水量194毫升,h、压滤时间75分钟、出水量272毫升。本实施例中,如果不加入石膏,而其他材料的配比安全相同时,其各时段出水量基本没有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