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8658.2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堀贵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逸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机,特别是涉及对出现于以摄像面捕捉到的场景中的特定物体加以注意来对摄像条件进行调整的电子照相机。
背景技术
这种照相机的一例被专利文献1公开。根据该背景技术,通过针对利用摄像处理得到的图像数据的面部检测处理对面部区域进行检测时,将从检测的面部区域向面部的朝向的方向错开的区域确定为预测区域。将已被确定的预测区域作为测光区域来执行AE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6749号公报
但是,根据背景技术,例如在左右交替改变面部的朝向时,测光区域以超出该变化的大小左右交替移动。因此,当设想以静止图像模式对在相同位置站立的人物进行摄影这样的场面时,背景技术中有曝光调整动作变得不稳定的担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与摄像条件的调整有关的性能的电子照相机。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机(10:实施例中相应的参照符号。以下相同)具有:具有对表示场景的光学像进行捕捉的摄像面且反复输出与光学像对应的电子图像的摄像单元(16)、从由摄像单元输出的电子图像对表示特定物体的特征部的特征图像进行搜索的搜索单元(S25)、根据由搜索单元探测的特征图像的失真对特定物体的方向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S33)、对以由搜索单元探测的特征图像的位置为基准附加了对由检测单元检测的方向和既定方向的差异进行抑制的偏置量的位置分配调整区域(ADJ)的分配单元(S35~S49、S53)、以及根据由摄像单元输出的电子图像中属于调整区域的部分图像对摄像条件进行调整的调整单元(S5~S11)。
优选搜索单元参照与特定物体可取的多个方向分别对应的多个辞典图像来执行搜索处理,检测单元根据搜索单元的搜索结果来执行检测处理。
优选既定方向相当于与摄像面正对的方向。
优选由调整单元关注的摄像条件包括曝光量、焦距以及白平衡的至少1个。
优选还具有对应于搜索单元的非探测将调整区域设定成既定配置的设定单元(S31)。
基于本发明的摄像控制程序,是用于使具有摄像单元(16)的电子照相机(10)的处理器(34)执行下述步骤的摄像控制程序:
搜索步骤(S25),其从由摄像单元输出的电子图像对表示特定物体的特征部的特征图像进行搜索,
检测步骤(S33),其根据由搜索步骤探测的特征图像的失真对特定物体的方向进行检测,
分配步骤(S35~S49、S53),其对以覆盖由搜索步骤探测的特征图像的位置为基准附加了偏置量的位置分配调整区域(ADJ),所述偏置量用于对由检测步骤检测的方向和既定方向的差异进行抑制,以及
调整步骤(S5~S11),根据从摄像单元输出的电子图像中属于调整区域的部分图像,对摄像条件进行调整;
所述摄像单元(16)具有对表示场景的光学像进行捕捉的摄像面,反复输出与光学像对应的电子图像。
基于本发明的摄像控制方法,是通过具有摄像单元(16)的电子照相机(10)执行的摄像控制方法,其具有:
搜索步骤(S25),其从由摄像单元输出的电子图像对表示特定物体的特征部的特征图像进行搜索,
检测步骤(S33),其根据由搜索步骤探测的特征图像的失真对特定物体的方向进行检测,
分配步骤(S35~S49、S53),其对以覆盖由搜索步骤探测的特征图像的位置为基准附加了偏置量的位置分配调整区域(ADJ),所述偏置量用于对由检测步骤检测的方向和既定方向的差异进行抑制,以及
调整步骤(S5~S11),根据从摄像单元输出的电子图像中属于调整区域的部分图像,对摄像条件进行调整;
所述摄像单元(16)具有对表示场景的光学像进行捕捉的摄像面,反复输出与光学像对应的电子图像。
基于本发明的外部控制程序,是提供给具有摄像单元(16)和处理器(34)的电子照相机(10)的外部控制程序,是用于使处理器与内部控制程序协作来执行下述步骤的外部控制程序:
搜索步骤(S25),其从由摄像单元输出的电子图像对表示特定物体的特征部的特征图像进行搜索,
检测步骤(S33),其根据由搜索步骤探测的特征图像的失真对特定物体的方向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