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洞口混凝土墙体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8679.4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均;徐金蓓;王浩;许洋;刘扬;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2/8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洞口 混凝土 墙体 水平 分层 复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洞口混凝土墙体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及其施工方法,应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洞口的混凝土墙体广泛应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墙体门窗洞口上方的连梁连接两侧的墙肢。连梁的设置情况对墙体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当洞口跨度较小而连梁截面高度较大时,按传统方法设计的普通连梁跨高比小,易成为强连梁,地震时易发生剪切破坏,十分不利于抗震。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以水平分层复合连梁取代按传统方法设计的跨高比小的普通连梁,避免连梁在地震时发生剪切破坏,代之以梁端的受弯屈服并发挥耗能作用,改善带洞口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洞口混凝土墙体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带洞口混凝土墙体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包括上层子连梁、水平隔离层和下层子连梁,构成水平分层设置的复合截面形式。上层子连梁和下层子连梁的梁宽均与墙体厚度相同,配有纵筋和箍筋,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纵筋锚固在两端的混凝土墙体墙肢内;水平隔离层位于下层子连梁的上表面和上层子连梁的下表面之间,由隔离材料全部铺满。
所述的水平隔离层的隔离材料采用轻质低强度材料,包括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聚苯板,其抗压强度值宜小于2MPa。
所述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能用于有洞口的混凝土剪力墙、混凝土筒体等各类混凝土墙体有开洞的情况。
混凝土墙体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的施工步骤包括:
1、混凝土墙体浇筑到需要设置水平分层复合连梁的位置时,先制作下层子连梁,其中包括支模板、设置子连梁纵筋与子连梁箍筋形成的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等常规施工步骤;
2、在下层子连梁的混凝土上表面全部铺设水平隔离层。当水平隔离层材料为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块材时,厚度取为50mm左右,要求厚度均匀;
3、以水平隔离层为底模板,进行上层子连梁的施工制作,其中包括支模板、设置子连梁纵筋与子连梁箍筋形成的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等常规施工步骤,施工完成后即形成水平分层复合连梁。
采用上述水平分层复合连梁,将按传统方法设计的跨高比小的普通连梁,由上层子连梁和下层子连梁代替其功能。水平隔离层在施工时兼作上层子连梁的底模板,施工完毕后不用取出。当遭遇强震作用时,墙体连梁发生变形,由于水平隔离层材料强度大大低于墙体混凝土强度(前者一般仅为后者的1/20),很快被压碎,使上下层子连梁能作为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分别受力变形,有利于实现连梁设计的强剪弱弯和墙体设计的强墙弱梁理念,改善抗震性能。
混凝土墙体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主要有:解决了带洞口混凝土墙体当连梁跨高比小时抗震性能差的问题;水平隔离层兼作施工时上层子连梁的底模板,可满足刚度要求,且无需拆除,便于施工;经济合理。
由于上述优点,本发明对于广泛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的带洞口混凝土墙体,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洞口混凝土墙体设置水平分层复合连梁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剖面图;
图中:1、水平分层复合连梁,2、上层子连梁,3、下层子连梁,4、水平隔离层,5、混凝土墙体墙肢,6、混凝土墙体洞口,7、子连梁纵筋,8、子连梁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2所示为带洞口混凝土墙体设置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所述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1包括上层子连梁2、水平隔离层4和下层子连梁3,构成水平分层设置的复合截面形式。上层子连梁2和下层子连梁3的梁宽均与墙体厚度相同,配有子连梁纵筋7和子连梁箍筋8,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子连梁纵筋锚固在两端的混凝土墙体墙肢5内;水平隔离层4位于下层子连梁3的上表面和上层子连梁2的下表面之间,由加气混凝土全部铺满。
混凝土墙体的水平分层复合连梁1的施工步骤包括:
1、混凝土墙体浇筑到需要设置水平分层复合连梁1的位置时,先制作下层子连梁3,其中包括支模板、设置子连梁纵筋7与子连梁箍筋8形成的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等常规施工步骤;
2、在下层子连梁3的上表面全部铺满采用加气混凝土的水平隔离层4;
3、以加气混凝土的水平隔离层4为底模板,完成上层子连梁2的施工制作,其中包括支模板、设置子连梁纵筋7与子连梁箍筋8形成的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等常规施工步骤,形成水平分层复合连梁1。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